“董事長,馬總,我的意見是直接找專門的餐飲管理公司,然後讓他們進行食堂這一塊的詳細招投標或者是運營。”
婁屹對這個事情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食堂這一塊,目前集團其實就分兩個意見,一種是直接自己成立團隊,然後招聘相關的廚師之類的,自己做;
另一個意見則是用外包的模式。
兩個模式裡麵,對於集團而言,婁屹覺得用外包的模式是比較好的,原因很簡單,三鎮人才發展集團對於餐飲這一塊完全就是門外漢;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才是正理,而且最關鍵的一點:
外包出去,集團內部的利益糾葛就會杜絕很多,尤其是當集團在招標的時候定出高標準的要求後,不滿足的就直接進不到招標環節;
而且,到時候可以和外包公司簽訂補充協議,比如某個檔口服務被大量投訴,就必須撤換人員以及有相應的懲處。
當然了,交給專業的公司,還有個好處:
能夠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的員工食堂!
婁屹曾經有幸去過阿狸的食堂,在杭城那邊,說真的,人家那裡的食堂,是真的讓員工能夠滿意的;
而景文和馬達去過很多的政府機關的食堂;
所以在他們三人的目標中,餐類眾多,環境優雅是必須的。
在婁屹把自己的觀點講了之後,馬達那邊也是比較讚同,所以,自然而然,外包這件事就是在三人這裡達成了一致,而最後,就剩下了錢。
“費用這一塊怎麼進行?
之前我想的是按照一個人標準一天50元左右,一個月22天也就是1100元左右,然後直接把錢打到員工的餐卡上麵;
但是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員工的使用率我們會不確定,到時候外包公司那邊的費用也就會和我們申報的不一致;”
“我們就效仿有些互聯網大廠吧,把錢一分為二:
一天按照50元的標準,那麼我們拿出20打到員工的餐卡,剩餘的80直接打到我們和外包公司的共管賬戶;
一天20也就是10塊錢,一餐在員工這邊也就是三五塊錢,這錢,一個月下來也就是兩百塊錢;
我相信,大家在看到一個月花兩百來塊解決一日三餐後,基本上都會在食堂就餐的。
甚至,到時候估計我們給員工的標準都會不夠。
而且,我們完全可以和外包公司進行溝通,他們在正常的一日三餐外,還要給我們準備茶品飲料以及零食小吃這些;
我相信,隻要是食堂這邊實打實的好吃還品種多,大家會花完200來塊錢的。”
“這個想法不錯!
兩層樓,加起來四千平平米,我們也就是700來人的團隊,這個標準下,我們要讓外包公司做到高大上!
不然得話,跟咱們這整體的風格都是不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