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_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 > 第482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482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1 / 2)

《文明的長河》

第一章陶罐上的星光

黃河的水在暮色裡泛著土黃色的浪,阿陶把最後一塊陶土拍在坯上時,指尖被硌出了細密的紅痕。他身後的洞穴裡,篝火正舔著岩壁,將母親和妹妹的影子投在石牆上,像兩株搖曳的蘆葦。

“阿陶,今晚得燒出三個儲水罐。”母親的聲音裹著煙火氣飄過來,她正用骨針縫補獸皮,“上遊的部落說,今年的雨水會比往年少。”

阿陶“嗯”了一聲,轉動著手裡的陶罐坯。坯上有他用指甲刻的紋路,是模仿著河邊看見的魚,還有天上的星星。去年部落裡的巫祝說,這些紋路能討好河神,讓河水彆退得太快。

夜幕降臨時,陶窯終於燃起了火。火焰劈啪作響,把阿陶的臉映得通紅。他看著火苗舔舐著陶罐,忽然想起三天前在河灣撿到的貝殼,白花花的,像極了雪。他偷偷把貝殼埋在窯邊的土裡,想讓河神知道,他們沒有貪心,隻是想多存些水。

燒窯的第七個時辰,天邊泛起了魚肚白。阿陶掀開窯頂的石板,一股熱浪撲麵而來——三個陶罐靜靜地躺在灰燼裡,表麵結著細密的冰裂紋,像凍住的河麵。他抱起最大的那個,陶罐的溫度燙得他指尖發麻,卻讓心裡踏實得很。

母親走過來,用粗糙的手掌摸著罐壁:“好紋路,河神會看見的。”她從懷裡掏出一塊曬乾的野麥餅,塞到阿陶手裡,“吃了有力氣,去河邊打水。”

阿陶提著陶罐走向河岸,晨霧裡,他看見遠處的河灘上,有彆的部落的人也在挖窯。他們的陶罐坯上刻著不一樣的紋路,有的像太陽,有的像奔跑的鹿。阿陶忽然覺得,這些不一樣的紋路,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樣子不同,卻都在守護著這條河。

他把陶罐放進水裡,看著河水咕嘟咕嘟地湧進去。水麵上,他的影子和陶罐的影子疊在一起,像兩個相依為命的夥伴。那一刻,阿陶不知道,這隻陶罐會在三千年後被考古學家從黃土裡挖出,罐壁上的魚紋和星紋,會成為解開先民生活的鑰匙。他隻知道,握住這隻陶罐,就握住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二章甲骨上的誓言

商王武丁站在龜甲堆前,看著貞人將灼燒的火箸按在甲骨上。裂紋像突然活過來的蛇,在龜甲上蔓延開時,他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比祭祀的鼓聲還要響。

“王,裂紋向北,是吉兆。”貞人的聲音帶著顫抖,他剛從龜甲上解讀出“伐羌,吉”的字樣。武丁的指尖劃過甲骨邊緣的鑿痕,那裡還留著昨夜工匠打磨的痕跡,冰涼而堅硬。

三天前,西境的斥候回報,羌人部落又開始在邊境集結。這已經是半年裡的第三次了,那些披著獸皮的騎兵像草原上的狼,總在秋收時來劫掠糧食。王後婦好握著青銅鉞請戰的樣子還在眼前,她的眼睛亮得像戰場上的火把:“王,讓我帶三千人去,定能讓羌人不敢再犯。”

武丁望著宮殿外的天空,雲像被撕開的獸皮,露出底下青灰色的底色。他想起父親小乙在位時,商的軍隊還在用石斧和木矛,每次與羌人作戰,都要付出十倍的傷亡。而現在,工坊裡的工匠已經能鑄造兩尺長的青銅劍,那些泛著冷光的兵器,能輕易劈開最厚實的獸皮甲。

“把婦好叫來。”武丁對身邊的侍從說。他要讓貞人再卜一次,不是問勝負,而是問何時出兵最好。龜甲在火箸下再次裂開時,婦好正好走進來,她的青銅甲胄上還沾著訓練時的塵土。

“王,我已經備好糧草。”婦好的聲音清脆如鈴,她看著甲骨上的新裂紋,忽然笑了,“這裂紋像條河,我們順著河道走,定能抄羌人的後路。”

武丁看著她眼裡的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還是質子時,在黃河邊看見的筏子。那些用蘆葦捆紮的筏子,看似脆弱,卻能載著人渡過最湍急的河段。婦好就像那樣的筏子,總能帶著商的軍隊穿過險灘。

祭祀結束後,武丁親手將刻著“婦好伐羌”的甲骨埋進太廟的黃土裡。他知道,這片刻滿裂紋的骨頭,會像河底的石頭一樣留存下去。許多年後,當後人挖出這片刻滿符號的甲骨,會從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裡,讀懂一個王朝的勇氣和決心。

第三章竹簡上的山河

秦始皇站在琅琊台的最高處,海風掀起他的玄色袍角,像一片展開的烏雲。台下,李斯正指揮著工匠將新刻的石碑立起來,那些鑿刻的文字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將“六合之內,皇帝之土”的字樣嵌進石頭裡。

“丞相,書同文的政令,推行得如何了?”秦始皇的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散,他的目光越過波濤,落在遙遠的南方。三個月前,南郡的郡守上報,當地的儒生還在用楚國的文字書寫文書,那些彎彎曲曲的筆畫,讓廷尉府的官吏看得頭疼。

李斯躬身答道:“回陛下,隸書已在各郡推行,郡學裡的先生都在教新字。隻是有些老儒……”他頓了頓,“他們說,古法不可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始皇冷笑一聲,伸手撫摸著身邊的青銅鼎。鼎身上的饕餮紋在海風中顯得格外猙獰,那是去年從韓地遷來的九鼎之一,鼎底的銘文已經被磨得模糊,卻依然能看出周天子的年號。他想起少年時在趙國做人質,那些趙人用著和秦地不同的文字,寫出來的書信像鬼畫符,每次讀都要請翻譯。

“古法若有用,周何以亡?”秦始皇的聲音裡帶著冰碴,“傳令下去,各地私藏的《詩》《書》,限三十日內交到郡守府,逾期不繳者,黥為城旦。”

李斯的額頭滲出冷汗,他知道這道命令意味著什麼。那些藏在竹簡裡的學問,那些流傳了幾百年的故事,很快就要化為灰燼。可他看著皇帝眼裡的光,那是一種要將天下揉碎了再重鑄的光,隻能低頭應道:“臣,遵旨。”

夕陽西下時,秦始皇登上返航的樓船。船行至黃海深處,他看見漁民們正在撒網,網眼裡漏下的魚蝦在浪花裡閃爍,像散落的星子。他忽然想起少年時讀過的《山海經》,那本用古老文字寫就的奇書裡,記載著比海更遠的山川。或許,那些文字也會像這魚蝦一樣,漏過焚書的網,在某個角落悄悄存活。

許多年後,當項羽的火把照亮阿房宮,那些被藏在牆壁裡、地窖中的竹簡,正靜靜地等待著重見天日的時刻。它們身上的文字,早已不再是某國某地的符號,而是一條貫穿山河的線,將這片土地上的人,緊緊連在了一起。

第四章絲綢上的駝鈴

張騫牽著駱駝走進疏勒城時,風沙正裹著夕陽的金輝,將城牆上的烽燧染成了暗紅色。他解開駱駝背上的絲綢,那些明黃色的綾羅在昏暗中依然亮得紮眼,像剛從長安的織機上取下來。

“張使君,安息國的使者已經等了三天。”疏勒國的翻譯官迎上來,他的胡服上還沾著旅途的塵土,“他們帶來了鴕鳥蛋和香料,說要換我們的絲綢。”

張騫笑了笑,伸手拂去頭巾上的沙粒。他想起十三年前離開長安時,漢武帝親手將節杖交到他手裡,杖上的犛牛尾在宮門前的風裡輕輕搖晃。那時他以為,打通西域隻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卻沒想到,這些帶著花紋的絲綢,會比最鋒利的刀劍更有力量。

安息使者帶來的鴕鳥蛋比他見過的任何蛋都大,蛋殼上的斑點像夜空裡的星。當張騫將一匹繡著鳳凰的絲綢展開時,使者的眼睛亮了,他用生硬的漢話說:“這樣的布,在羅馬能換十座城。”

張騫搖搖頭,指著絲綢上的鳳凰:“這不是布,是我們的信使。它會告訴你們,東方有個叫漢的國家,想和天下人做朋友。”


最新小说: 你是我的救贖之大明星的農村妻 玫瑰與青鬆 玄幻:開局服用合情散,我能夠傷害轉移 貔貅崽進京戰神爹 絕對之門 畢業那天,被迫和輔導員住在一起了 天命陰傘師 穿越時空的超級旅行 仙遮魔道 規則怪談:從羊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