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子是被王瞎子半拖半拽到鎮派出所的。他的衣服還在滴水,懷裡緊緊抱著那根棗木拐杖,像抱著唯一的救命稻草。值班的警察小李剛泡好杯熱茶,見兩人這模樣,嚇得差點把杯子打翻。
"警察同誌,他自首!"王瞎子把二柱子往前推了推,老瞎子的嘴唇都在哆嗦,"他偷了土地廟的金香爐,現在香爐沉在河裡,得趕緊撈上來......"
二柱子沒說話,隻是直勾勾地盯著小李。突然,他抬起手,狠狠咬破自己的胳膊。傷口裡湧出的不是血,而是些金燦燦的粉末,像極了磨碎的金屑。他把沾滿金屑的手指往桌上一按,留下個清晰的金手印。
"這是贓物......"二柱子的聲音沙啞得不像人聲,"香爐在吃我的魂......這些都是我的魂屑......"
小李嚇得往後退了半步,這場景太詭異了——這人胳膊淌金屑,說話顛三倒四,旁邊還站著個渾身濕透的老瞎子,說什麼香爐沉在河裡。他剛要喊人,二柱子突然抓起桌上的電話,手指在撥號盤上亂按,嘴裡念叨著:"撈上來......快撈上來......"
所長張建國被吵醒,披著衣服出來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他讓小李先給兩人找身乾衣服,自己則蹲在二柱子麵前,看著桌上的金手印:"你說香爐沉在河裡?具體在哪?"
二柱子抬起頭,眼神突然變得清明:"村外的小河灣,有棵歪脖子柳......香爐在發光,你們能看見......"他頓了頓,突然抓住張建國的手,把對方的手指按在自己胳膊的傷口上,"你摸,它還在動......纏枝蓮要爬到我心臟裡了......"
張建國的指尖觸到傷口,隻覺得一陣灼燙,金屑沾在他手背上,涼絲絲的,像碎冰。他辦案多年,直覺告訴他這事不簡單。他立刻安排人手,帶著二柱子和王瞎子往河邊趕。
到了河灣,果然看見那棵歪脖子柳。二柱子指著柳樹下的水麵:"在那兒......它在發光......"
幾個年輕警察跳進水裡,摸了沒多久,就有人喊:"找到了!"
兩個警察合力把香爐抬上岸,香爐渾身濕透,卻依舊燙得驚人,表麵的鎏金被水泡得有些脫落,露出裡麵青黑色的胎體,刻著的纏枝蓮紋在月光下像活的一樣。
"就是它......"二柱子看見香爐,突然發起抖來,往後縮了縮,"它在笑......"
張建國讓人把香爐裝進證物袋,剛要密封,王瞎子突然喊:"彆封死!留條縫!"老瞎子指著香爐的爐口,"裡麵有魂火,悶死了會作祟......"
警察們雖然覺得奇怪,但看二柱子那失魂落魄的樣子,還是照做了。證物袋留了道小縫,果然有縷青煙從縫裡飄出來,在夜空中打了個旋,往土地廟的方向飄去。
二柱子看著青煙飄走,突然癱坐在地上,眼淚混著泥水往下淌。他摸了摸胳膊,那裡的纏枝蓮紋路正在慢慢變淡,皮膚下的癢意也消失了,像是場漫長的噩夢終於醒了。
四、餘燼
金香爐被文物局的專家取走時,二柱子正在派出所的留置室裡睡覺。他睡得很沉,嘴角帶著點笑意,大概是夢見了什麼好事。王瞎子坐在門口的長凳上,手裡摩挲著那根棗木拐杖,杖頭的小香爐上多了道裂痕,像是救二柱子那天被河神震的。
"這老東西,"王瞎子對著拐杖喃喃自語,"守了三代人,總算沒讓你被宵小之輩毀了......"
原來王瞎子是守廟人的後代。他爺爺是最後一任土地廟住持,臨終前把鎮廟的棗木拐杖傳給了他,說裡麵封著土地神的一縷善魂,萬一香爐出事,可用拐杖暫時壓製。這些年他假裝眼瞎,其實一直在暗中守護著山坳裡的秘密,直到二柱子挖開了青石板。
二柱子被判刑那天,王瞎子去看他。隔著厚厚的玻璃,二柱子的眼神平靜了許多,隻是脖子上還留著淡淡的青紫色紋路,像道淺淺的疤痕。
"好好改造,"王瞎子對著話筒說,"出來了,去土地廟燒柱香。"
二柱子點點頭,指了指自己的胳膊,又指了指王瞎子手裡的拐杖,嘴唇動了動,沒發出聲音。但王瞎子看懂了,他在說:謝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年後,二柱子刑滿釋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重修後的土地廟。新廟的香爐是仿製品,青石雕琢,安放在供桌上,接受香客的供奉。他買了三支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爐裡,看著青煙嫋嫋升起,突然覺得心口一輕,像是壓了多年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走出廟門時,他看見個熟悉的身影蹲在牆角,是王瞎子。老瞎子的頭發全白了,正用布擦拭那根棗木拐杖,杖頭的小香爐裂痕處,竟長出了株小小的野蒿,葉片翠綠,沒有人臉,隻有純粹的生機。
"來了。"王瞎子抬起頭,這次他的眼睛裡有了神采,不再是以前那副渾濁的模樣。
二柱子在他身邊蹲下,兩人誰都沒說話,就那麼看著野蒿在風裡輕輕搖晃。陽光穿過廟門的縫隙照進來,在地上投下兩道依偎的影子,像兩株在歲月裡紮根的野草,平凡,卻堅韌。
後來,二柱子在土地廟附近開了家小小的雜貨鋪,專賣香燭紙錢。有人問他為什麼總盯著供桌看,他就笑笑說:"看香爐呢,怕它再跑了。"
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看的不是香爐,是那些曾經鑽進他皮肉的金屑,是那個差點把他拖進河底的夢魘,是那段用疼痛換來的敬畏——有些東西,終究是碰不得的,就像爐裡的魂火,看著溫暖,靠近了,才知會灼傷自己。
夕陽西下時,雜貨鋪的門會準時關上。二柱子鎖門的動作很慢,目光總會掠過後山的方向,那裡的山坳裡,青石板下的泥土安靜地睡著,守著一個關於金香爐、守廟人和盜掘者的秘密,在歲月裡慢慢沉澱,化作廟前石階上的青苔,無聲生長。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