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伊波恩之戒中,陳默與梅林的推理仍在繼續。
“首先,假設我們能聽懂對方的語言,將1當作對,0當作假。”
理想鄉內,陳默的麵前豎起了一塊巨大的黑板,他煞有其事的將01對應的含義寫在了黑板上。
“現在,我們要構建三個問題。”
“還是一樣的套路,先針對前四種情況,即偽神不在第一位的情況,因為我們要從第一位開始提問,那麼就要想辦法繞開偽神。”
陳默思考片刻,因為目標變成了三個,那麼至少需要兩個問題的答案形成對照,他才能真正搞清楚對錯關係。
與此同時,某位大魔法師也在關注著戒指中的這場智慧考驗,
“三神謎題,倒是有些意思,邏輯性嚴密,且情況複雜多樣,僅靠窮舉法絕不可能完成——”
“當然,最終的還是它並不屬於幻夢境,哪怕你連接了某位聰明絕頂的大魔法師,也得給我老老實實的推理運算才能得出答案。”
…….
“想要完成推理題目,首先就要完全跳出已知,用設定來代替已知。”
“從a開始詢問,當他回答1時,第二個問題便詢問右邊,反之則按照逆時針方式詢問右邊。”
“那麼這有兩種情況,回答1順序便為abc,回答0順序便為acb。”
“但僅憑此隻能判斷出a為真假其中之一,現在,要保證第二個問題詢問的不能是偽神,也就是當a回答1時,下一個回答的必須是0。”
基於這個推理結果,陳默迅速畫出了一個表格,填入了四條信息,結論為當兩個問題回答為10時,順序為abc,反之則為acb,
那麼構建問題時隻遵守一點原則,即不管a為真神假神,都必須形成剛才的結論。
那麼,如今還有最後一道提問,由於a的回答可以是01中的任意一個,那麼a當然可以是偽神。
而在剛剛所討論的語境中,所出現的四個情況與結局均為隨機神不處在第一位的情況,因此,當隨機神處在第一位時,則必須讓結果與剛剛的四種情況形成區分——
即第一個問題必須要與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相同。
陳默又快速填充表格,完成了八種情況下的繪製,最終得出結論,當順序同為從a到b時,如果詢問結果為10,那麼a不是偽神,如果結果為11,則a為偽神。
即便順序為ac,那麼結果也隻會是以0開頭,而不會對判斷造成任何影響。
“既然區分的方法已經確定,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指定前兩道題了。”
之所以陳默決定用兩道而非三道,那是因為最後一道題的答案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個提問中,因為a為偽神的回答並無意義,因此隻需要保證前四種情況的結論成立,即真實答案與a的回答必須保證14為對,23為錯。”
陳默揮手在黑板後又加上了一列表格,此時當前的情況為:
1:a真,b假,c偽
2:a真,b偽,c假
3:a假,b真,c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