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連忙扶起李儒。
李儒是劉備這次收攏董卓舊部中最特殊的一位。
因為他曾經弑帝,劉備手下的官員都不怎麼待見他,也不願與他交談。
覺得李儒的人品有問題。
同時也是愛惜自己的羽毛。
誰也不能保證將來政敵會不會拿他們和李儒有來往說事。
賈詡反而好一些,沒有什麼特彆出格的舉動。
這人肥肥潤潤的,長得就很有福氣,自帶親和力,稍微和大家聊了一會兒就打成了一片。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難怪他能在亂世中登上權力巔峰最後還能善終。
蔡邕就更不用說了。
他沒有為董卓出謀劃策,隻是一直在修書,大家對他極為尊敬。
不過大家都不和李儒往來也罷,李儒本身就沒打算來這裡享福。
雖然劉備說要軟禁李儒,但李儒早已經做好了坐一輩子牢房的心理準備。
隻是沒想到劉備沒有區彆對待他,而是把他當成了座上賓。
雖然他被軟禁,但在大宅裡的生活質量比在董卓那邊還高。
這份恩情讓李儒無以回報。
這樣唯才是舉的用人風格,難怪劉備能夠在短時間聚集這麼多人才,然後迅速壯大成能與四世三公的袁紹掰手腕的頂級軍閥。
劉備伸手道:
“那邊有個亭子,我們坐下聊。”
對於這種特殊人才,劉備還是要多和他談談心了解他的想法的。
李儒點頭道:“好。”
剛坐下便有仆人送來茶具。
清一色的琉璃茶具讓李儒看走神了。
劉備輕車熟路地親自給李儒煮茶喝。
劉備一邊搗鼓茶葉,一邊說道:
“荀衍他們不樂意理你還請不要往心裡去。”
李儒灑然一笑道:“這是我罪有應得,不怪他們。”
劉備道:“我很好奇當初你為什麼不願意給自己一條後路。”
“或者讓彆人代勞,而不是自己親自動手。”
李儒緩緩道:
“一來是其他人不敢,甚至可能悄悄放跑皇帝,董卓也不能因此責罰他們。”
“二來是這計策是我出的,隻有我才能幫董卓分擔一部分政客的攻訐。”
“但凡換作一個小兵來弑帝,彆人都會把矛頭轉向董卓。”
李儒身上一股自信的氣質油然而生:
“三來,我不覺得我會失敗。”
“當時的董卓剛入朝廷,還不算昏庸。”
“我自信天下大勢都在我的掌控中,董卓五年內就可以登基當皇帝。”
“因此我不認為我會遭到任何人的清算。”
“甚至主公你可能還加速了董卓的登基速度。”
劉備好奇道:“哦?為什麼?”
李儒自嘲地笑道:
“因為我本來還提議董卓養精蓄銳,等你和袁紹打完仗兩敗俱傷的時候快速出擊,坐收漁翁之利。”
“不出半年,董卓就能統一北方。”
“一年之後就能定鼎天下,登基稱帝。”
“與我預測的入朝五年登基大差不差。”
“但誰能想到,董卓和呂布目光短淺至此,竟能為了個女子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江山!”
說著,李儒看向劉備,拱手道:
“說來說去,說到底還是主公的手段高明。”
劉備笑了笑:“哦?怎麼高明?”
李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