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又輕笑一聲:
“許以國賊錢財和地位?”
“這把國法放在何處?”
“好啊....”
“禍亂朝綱,縱兵劫掠,欺辱百姓者.....”
“最後落到的結局竟是享受榮華富貴?吃香喝辣?美人環抱?”
王允大手一揮:
“荒唐!”
“可笑至極!”
“這對那些受到西涼軍殘害的百姓何其不公!?”
“朝廷的顏麵何在!?”
“史書又該如何寫諸君這種行為?”
“那就隻有四個字,大漢懦夫!”
王允的一聲聲質問振聾發聵,讓大殿鴉雀無聲。
王允的言論太正義了。
為弱者發聲,堅決維護國法,麵對叛軍威脅,挺身而出,正義到沒法反駁。
王允指了指諸位大臣,怒其不爭道:
“你們以為退一步,西涼軍就會安安分分,天下就能太平了嗎?”
“你們就不怕他們蹬鼻子上臉嗎!?”
“他們可是握有十萬西涼大軍!”
“這一次你們退讓,赦免他們。”
“那下一次呢!?”
“下一次他們要以十萬西涼大軍相威脅,讓你們給他們加官進爵,你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當年諸公為了對付宦官把董卓召進洛陽的時候,可否想過董卓會壯大成如今地步?”
“有了董卓這個前車之鑒,諸公還不懂得吸取教訓嗎?”
大臣們麵麵相覷。
“這....”
聽王允這麼一說。
好像還真不能妥協啊....
李傕和郭汜本身就是殘暴之人,簡直就是董卓二號。
董卓能乾得出來的事,他們似乎也能乾得出來。
王允緩了口氣道:
“西涼軍盤根錯節,又多是由涼州、胡人、羌人組成,在董卓多年的經營下,凝聚力不是一般的高。”
“凝聚力高的同時,他們就表現得就特彆排外。”
“在董卓活著的時候,就與呂布的並州軍多次發生衝突,結怨已深。”
“因此,我希望諸公明白,西涼軍是沒辦法與朝廷相融的,為了朝堂的安穩,必須徹底清除!”
王允擲地有聲,環看四周,觀察大臣們的反應。
從大臣們的反應來看,他大概是說服了這些大臣。
他的眼神變得陰狠道:
“先前接受他們投降,無非是因為他們沒有做謀逆之舉。”
“他們可以說是被董卓裹挾,才與董卓為伍,以此來撇清自己的乾係。”
“我們也不好對他們動手,畢竟要打散西涼軍至少也要殺掉一萬人,不好操作。”
“如今西涼軍的反叛,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正當的理由徹底清除西涼軍這個頑疾!”
“正好借此機會殲滅西涼軍。”
“朝廷殺叛軍,名正言順!”
眾人深吸一口氣。
王允這是想讓西涼軍全軍覆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