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之言,倒也無甚不妥!”
王潛也在這時看向董卓,“無論是戰爭也好,還是其他事情也罷,其所求者,不過就是勝利和成功而已。
無論做何事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明確你的目標,隻要最終結果符合自己的預期即可,至於過程如何,並不重要!
你要記住,戰爭不比其他,隻有最終的勝利者,才有資格去講所謂的操守和道德,而那些失敗者,則隻能淪為一捧黃土!”
聽到王潛如此一說,董卓的心思也立馬通透了許多,並滿臉受教的躬身一拜。
“師父說的是,徒兒定當謹記教誨!”
“嗯,如此最好!”
王潛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有了仲德的補充,你所提之計劃,已然可行,此事便交由你去負責好了!”
“多謝師父!”
得到王潛的首肯之後,董卓心中大喜,當即俯身拜謝。
王潛擺了擺手,然後將目光看向帳內眾人,沉聲道:“於我等而言,檀石槐要退兵,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他們此番進犯,不僅使我大漢耗費了諸多錢糧、人力用以應對,還使諸多無辜之人為之慘死。
若是讓他們就這麼輕易的走了,我大漢威嚴何在?那些損失又該如何彌補?
吾與這諸多將士一路跋涉,豈不是白來了?”
聽聞此言,帳內眾人,也不禁互相對視了一眼。
張奐抬頭問道:“王師的意思,是要派兵出城?”
“不錯!”
王潛神色一肅,“朝廷此番之所以決定出兵,並不隻是為了嚇退鮮卑人,而是要狠狠的教訓他們一番。
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漢,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能走的,既然來了,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同時也要讓他們記住,大漢天威,不容冒犯,凡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必斬之!”
王潛的最後一句話,幾乎是吼出來的。
他雖然推崇教化之道,即便是對於諸多蠻夷,也依舊主張以教化手段收服。
但是他也明白,想要施行教化,就必須確保一個前提。
而這個前提,就是擁有讓對方坐下來,然後遵行教化的拳頭。
我可以做到以德服人,可你若頑固不化,那我也是懂些拳腳的……
王潛這番擲地有聲的言語,也讓眾人頓感胸中一陣熱血翻騰。
“大漢天威,不容冒犯!”
“凡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必斬之!”
這兩句響亮的口號,如同兩記強心針一般,讓人們感到汗毛樹立,大腦陷入一片空白,身心說不出的一陣舒爽。
就連年近七十的張奐,此刻也是臉頰通紅、呼吸急促。
自武帝之後,大漢周邊的諸多蠻夷,幾乎全都被漢軍揍了一個遍,且全都納貢稱臣。
人們或許會因為生活的挫折與壓力而怨聲載道,但每每提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光輝事跡,卻又會生出一股難以言明的感情,會因為生在這裡、擁有那樣的老祖宗而感到自豪。
這種自豪感,是流傳於骨子裡的東西,平時或許不顯,可一旦遇到國家或民族衝突的時候,便會充斥於所有人的心中,使人們忘卻當下的困苦與壓力,轉而開始一致對外。
對於這些人們來說,困苦與壓力,隻是生活上的疲累而已,可老祖宗留下來的榮耀與光輝,卻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絕對不容輕視與玷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