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奎因·斯奈德“精神摧殘”式的錄像課和帕特裡克·尤因“返璞歸真”式的基本功教學後,賽迪斯·楊感覺自己的大腦和身體都像是被重新格式化了一遍。
他對於“防守”的理解,已經從一個模糊的概念,變得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立體。
他以為,今天的“特訓”應該到此為止了。
然而,當他結束了尤因的訓練,準備投入到全隊合練中時,另一個身影卻拿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是布拉德·史蒂文斯。
這位年輕的助理教練,在灰熊隊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不像斯奈德那樣激情四射,也不像尤因那樣自帶傳奇光環。他總是那麼的冷靜、客觀,像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他的武器,不是咆哮,也不是經驗,而是冰冷、精準、不容置疑的數據。
“賽迪斯,有時間嗎?”史蒂文斯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鏡,微笑著問道。他的笑容,讓楊感到一絲莫名的寒意,那是一種學霸看學渣的“和藹”。
“當然,教練。”
“很好。”史蒂文斯將他帶到場邊的一張桌子旁,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奎因教了你‘為何而戰’,帕特裡克教了你‘如何去戰’。而我,想通過一些東西,讓你更清楚地看到,你的戰場,究竟在哪裡。”
屏幕上,出現了一張五顏六色的球場分布圖。
“這是拉希德·華萊士,本賽季至今的‘投籃熱區圖’。”史蒂文斯指著屏幕解釋道。
圖上,球場的某些區域被標記成了深紅色,代表著命中率極高的“甜點區”;而另一些區域,則是淺藍色,代表著效率低下的“冰點區”。
“你看這裡,”史蒂文斯的手指點在了左側肘區和右側四十五度角的位置,“這兩個區域,是他的‘死亡地帶’。當他在這兩個位置接到球時,他的有效命中率高達58。而當他在弧頂或者底角出手時,這個數據會驟降到35。”
“所以,你的首要任務,不是阻止他得分。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你的任務,是‘改變他的出手位置’。”史蒂文斯說道,“用你的防守,用你的腳步,把他逼到那些藍色的‘冰點區’去出手。每一次成功的驅趕,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防守的勝利。”
楊瞪大了眼睛,他第一次如此直觀地,從數據的角度,看到了一個球員的進攻習慣和弱點。這比看十遍錄像帶來的衝擊還要大。
“然後,我們再來看你。”史蒂文斯切換了另一張圖表。
這張圖表上,是關於賽迪斯·楊個人的“防守效率”分析。
“這是你本賽季的‘對位球員命中率限製’數據。”史蒂文斯指著一條曲線,“當你成功地將對位球員的出手,限製在距離你一臂範圍之內時,對手的命中率會比平時下降6.2。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精英級防守數據。”
楊看到這裡,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但是,”史蒂文斯話鋒一轉,指向了另一個刺眼的數據,“我們再來看‘輪轉補防效率’。數據顯示,當你在協防時,如果你的移動距離超過5米,你的有效乾擾率會下降接近一半。什麼意思?”
史蒂文斯調出了一段比賽錄像,正是對陣快船時的片段。
“看這裡,馬布裡突破了洛瑞,你從弱側過來補防。你的啟動很快,這很好。但是,你的路線選擇是直線。而正確的路線,應該是帶有弧度的,這樣既能威懾到突破的馬布裡,又能讓你在馬布裡分球後,有足夠的時間回到自己原本的防守人麵前。”
他按下了暫停鍵,在屏幕上畫出了一條紅色的直線和一條綠色的弧線。
“你選擇了紅線,結果是,馬布裡傳球了,你的防守人格蘭傑接球投籃。雖然你奮力撲了回去,但你失去了最佳的防守位置。”
“如果你選擇綠線,”史蒂文斯繼續說道,“你的移動距離會增加大約一米,但你能同時兼顧兩個防守點。這,就是‘防守效率’。”
楊感覺自己的後背,冒出了一層冷汗。
他一直以為,協防就是拚儘全力地跑過去,去封蓋,去乾擾。但他從未想過,連跑動的路線,都有如此精密的講究。
“魔鬼,都在細節裡,賽迪斯。”史蒂文斯平靜地說道。
“最後,我們來做一次‘虛擬對抗’。”
史蒂文斯打開了一個新的程序,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模擬的戰術板,上麵有代表活塞和灰熊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