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殘骸內,臨時搭建的實驗室裡彌漫著一股消毒液和樣本容器特有的混合氣味。
陳默穿著白色的實驗服,動作精準地操作著機械臂,將從外麵帶回來的土壤、空氣過濾器吸附物以及那株會噴射孢子的暗紫色植物碎片分彆置入分析儀中。
他的眉頭微蹙,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眼神專注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
分析儀發出低沉的運行聲,很快,初步結果呈現在工作站的屏幕上。
“大氣樣本檢測到多種未知活性微生物群落,部分成分具有強神經毒性。”陳默看著讀數,低聲自語。
“土壤樣本金屬元素含量遠超已知地質模型上限,特彆是幾種稀有重金屬。”
“植物樣本細胞結構表現出極高的環境適應性和快速變異特征,其噴射的孢子含有複雜的酶抑製劑。”
每一個結果都指向一個結論:v666的環境比最悲觀的預測還要致命。
他切換界麵,調出“雅典娜”在飛船失控前記錄下的那段乾擾脈衝數據,以及他剛才在外出偵查時,用個人終端改裝的簡易傳感器接收到的、來自環形山脈方向的持續能量信號。
兩個波形圖並列在屏幕上。
“雅典娜,進行深度比對分析,模擬信號源模型。”
“指令確認。數據比對中,啟動高維場論模擬運算……”
陳默閉上眼睛,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大腦全力運轉,無數公式和模型在他腦海中飛速閃過、碰撞、重組。幾秒鐘後,他猛地睜開眼,與“雅典娜”幾乎同時得出了結論。
“比對相似度98.7。信號源特征不符合任何已知自然現象或人類科技產物。結合數據庫中關於古代高智慧文明遺跡的零星記錄和猜測模型,初步推論:該信號極有可能源自某種高度發達的非人類科技造物,位置鎖定在東北方向的環形山脈區域。”
雅典娜冰冷的電子音在陳默的個人通訊頻道響起。
陳默環顧四周。
實驗室裡的標準探測設備雖然精密,但設計目的是分析已知宇宙框架下的物質和能量。
麵對這種前所未見的信號源和v666極端複雜的環境,它們顯得力不從心。
精度不夠,抗乾擾能力不足,更彆提深入那座可能遍布未知道路的環形山脈進行實地探測了。
他的目光落在角落裡一堆從飛船受損區域拆卸下來的備用零件、報廢的傳感器陣列和一些基礎工具上。
一個念頭在他腦中迅速成型。
與其依賴這些不足的設備,不如自己動手,用現有的資源,創造一個專門針對這個異常信號、更靈敏、更具適應性的探測器。
他立刻坐回工作台,調出設計界麵。
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舞,一個簡易但結構巧妙的手持式探測器的三維模型快速出現在屏幕上。
外殼用高強度合金碎片拚接,傳感器核心則需要動用他私藏的幾個高性能元件,能源模塊直接對接外骨骼防護服的接口。
“雅典娜,同步進行結構強度模擬、能耗優化和信號增益算法適配。”
“模擬進行中。建議:核心傳感器采用三點矩陣排列,增加信號指向性精度。外殼連接處采用柔性緩衝材料,減少環境震動乾擾……”
設計方案在人與ai的協作下飛速完善。
陳默站起身,走向工程部所在的艙段。
他找到了正在指揮搶修工作的哈克工程師。
“哈克工程師,”陳默語氣平靜,“我需要申請使用一下小型加工車間和一些基礎材料,比如合金板材、高導電線纜和幾個標準能源接口。我想組裝一個輔助環境掃描設備,提高我們對周邊區域能量波動的監測精度。”
哈克滿臉油汙,疲憊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陳默遞過來的簡易申請單和標注的材料清單,上麵隻寫了“輔助環境監測儀”
在這種時候,任何能提高生存幾率的嘗試都值得考慮。
“車間在那邊,材料你自己去備件庫找清單上的領。注意安全,彆再弄出什麼故障。”他揮了揮手,算是批準了。
得到許可,陳默立刻投入工作。
在燈光昏暗、充斥著金屬切割和焊接氣味的小型加工車間裡,他展現出了與生物學家身份截然不同的驚人動手能力。
切割、打磨、焊接、布線,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高效,仿佛演練過千百遍。
超頻的大腦讓他能夠同時規劃下一步工序,並實時根據材料特性微調設計。
幾個小時後,一個外形略顯粗糙、布滿焊接痕跡,但內部結構異常精密的手持式探測器出現在工作台上。
它比標準的偵察傳感器略大,主體呈槍型,方便握持和指向,後端拖著一根連接線,用於接入外骨骼能源。
陳默拿起探測器,接通能源,進行了初步測試。
探測器發出穩定的低鳴,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周圍環境的能量讀數。
他將探測器指向記憶中環形山脈的方向,屏幕上的信號強度指示條立刻猛地飆升,一個明確的矢量箭頭穩定地指向東北方,誤差極小。
效果比他預期的還要好。
他深吸一口氣,關閉探測器,轉身離開了車間。
他直接前往艦橋,找到了正在研究星圖殘片的格裡森船長。
“船長,”陳默將測試結果和新探測器的照片展示在終端上,“我製造了一個高精度能量信號探測器。結果確認,異常信號源穩定地指向東北方向的環形山脈。我建議,儘快組織第二次偵查行動,目標明確,就是那座山脈。我們需要知道那裡到底有什麼。”
喜歡異形: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異形: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