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進帶著桐油浸牛皮的手套,和手下兩名太監一起將大理石上的碎玻璃清理完畢。《坤輿萬國海圖》重新清晰攤開在會議桌上,劉一燝毫不客氣的將地圖拉到自己麵前,低頭查看小皇帝說道的國名。
“陛下,這法蘭西和西班牙差不多大,倒是一個不錯的替代對象,不過他們也有那麼多銀子嗎?這英吉利撮爾小國,沒啥用。
神羅麵積也足夠大,不過陛下不是說他們四分五裂,忙於內戰嗎?這個丹麥感覺也可以啊,陛下為何不提,反而說瑞典?”
朱慈炅都不用看了。
“法蘭西不行的,英吉利反而更強。瑞典是從丹麥獨立出來,軍事更強,這地圖的丹麥包含了瑞典的。”
劉一燝皺著眉頭,伸出手指在地圖上比劃。
“陛下,這個奧斯曼好像比我大明還大啊,這個才是威脅吧?”
朱慈炅招呼宮女給自己倒杯水,慢悠悠開口。
“奧斯曼的確更大一點,但他們百教雜陳,內部問題比大明還多,遲早是要崩的。”
劉一燝感覺到自己多年從政的腦子有些不夠用,有什麼東西在腦子裡閃動,但卻始終抓不住。
翁鴻業帶著熊文燦來內閣時提到的兩件事,鄭和封爵,他和徐光啟的第一反應都是不行。大明現在有點吵,沒事都能整出事,何況這種大事,這是非常破壞大明穩定的事。
但出使歐羅巴,徐光啟說可以,劉一燝第一反應卻是勞民傷財。小皇帝的意思是了解情報,開通商路,尋找糧食,這三個理由一出,劉一燝被說服,覺得可以做。
劉一燝是傳統的大明士大夫,但他並不僵化,他也讀過徐光啟和李一藻的書。看到南京的外洋人,以及大明官場越來越多人與這些人交流,讓他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
當然,他影響小皇帝,也被小皇帝影響。朱慈炅對這些人的看法可不算好,甚至列為敵人,指出他們的強盜本質。對於那些西洋賢者,朱慈炅的態度是,有限利用。
劉一燝其實是認可朱慈炅的判斷的,雖然不同於他的華夷之辨,但小皇帝於國家政治之間的叢林法則自有一套完整論述。
劉一燝沉思許久才歎息道。
“這其中眾多國家《殊域周谘錄》皆不載,未曾朝貢,山高水長,大明力所不及,單單遣使,老臣恐唯能知其國而已。
且海上渺渺,風險實在不小,萬一出事,大明人財皆空也。老臣有些躊躇難決,陛下不如招禮部戶部共決。”
大明體製就是先進,一旦內閣分歧,就閣部會議,反正就是不能憑你小娃娃三言兩語就下定論。
朱慈炅其實也隱隱感覺到了這層決策阻力,即便他能把內閣全換成張瑞圖那樣的紙糊閣老也沒有用,這是體製問題。
朱慈炅其實已經奪回了很多皇權,其強勢遠勝前人,但大明依然不是他的一言堂。
他想要推進任何政策都必須有內閣的強力支持才能實現,否則就是如同張居正配享太廟這樣無限拖下去。
或者如同十品官一樣,他再搞一次南京封城這樣暴力破局。
不過,朱慈炅和內閣之間已經隱約達成了一些共識,那就是互相妥協。
隻要皇帝將目的講清楚,內閣幾位大佬覺得可行,他們就會推動,因為他們的執政也要得到小皇帝的支持。
小皇帝的權力太強了,他跑到南京,張太後已經無法用他的名義乾政了,任太後又啥也不管,兩位監國,完全是橡皮圖章,瑞王反而有些實權。
但瑞王,他完全是小皇帝的超級傀儡,講究的是兩個凡是。凡是陛下支持的,他就支持。凡是沒有得到陛下支持的,他就拖延。文官那一套,他也玩得很溜。
朱慈炅對重啟朝廷的這套運行體製,其實並沒有多大意見,不管外麵如何說大明要崩,反正他就是不崩,單單這個就說明大明的政治管理是有效的,朱慈炅的改革也在有效推進。
內閣不合,內閣和皇帝不合,都是外界看到的假相。
朱慈炅也不需要絕對的掌控,雖然他個人不舒服,但絕對掌控就一定正確?
哪怕後世成功的經驗也未必適應大明的水土,完全以他意誌推動的事往往失敗,內閣推動的魔改版反而能成功。
至於閣部會議,朱慈炅隱隱頭痛,這東西,他絕對不想參加了,身體不允許啊。老劉都挺不住,他更不行,尤其是他想要主導。
朱慈炅看著劉一燝。
“先生,這事其實不急。單單準備恐怕最少都要幾個月時間,朕定下了正使,還得有副使。還要有軍隊,有遠洋航行的船隻,有物資儲備,最重要的是要有向導。
朕的意思是,看能不能從澳門招募一批人。告訴他們,朕想派使者去見見葡萄牙人的布拉乾薩公爵,如果條件成熟,大明可以支持葡萄牙獨立。”
劉一燝臉色一變,仔細在地圖上查看葡萄牙的位置,又比劃了下距離。
“陛下,布拉乾薩公爵是誰?大明如何支持。”
朱慈炅笑了。
“布拉乾薩公爵是前葡王的血裔,雖然好像是女嗣傳承,但歐羅巴人不講這個。他們急需支持,那怕是遠在天邊的大明,所以他們一定會促成這次大明使者的歐羅巴之行。”
劉一燝若有所思。
“陛下的意思是騙?”
朱慈炅擺擺手。
“怎麼能是騙呢?朕可以提供武器、銀幣以及外交支持,隻需要他把休達或者丹吉爾劃歸大明,作為大明常駐商港,就像澳門一樣。
當然,如果他們要得更多,從葡萄牙到澳門的沿途補給港口,大明也可以出兵幫他們收複,共同駐軍防守。朕相信,明葡合作定能譜寫時代的新篇章。
當然,如果葡萄牙人不願意,大明也可以幫西班牙平叛,隻要西班牙能付出差不多的代價。”
劉一燝瞬間感覺到朱慈炅的野心,這是趁火打劫,但怎麼就讓人很舒服,大明天子就該有這樣的霸氣。但他搖搖頭。
“此事還要再議,老臣還是建議舉行閣部會議。”
朱慈炅有些無奈。
“可以。朕就不參加了,朕隻有一句話。財富從海上來,危險也從海上來。
朕追封鄭和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現實的政治意義,內閣好好考慮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