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辭遠眼睛通紅,滿臉憔悴。
蕭樂康相信顧辭遠為了城外的那些災民,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天災時期,若是不能讓災民們有口吃食。
哪怕顧辭遠做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無功……
蕭樂康皺眉道:“此乃天災,怨不得你。”
“如今有了糧食,趕緊把城外的災民安置一下。”
“該施粥的施粥,該搭建帳篷就搭建帳篷。”
“現在城外亂糟糟的,簡直不成樣子……”
蕭樂康是見過西橋縣如何安置的災民的。
西橋縣知縣陸景行在城外劃分不同區域,對災民的安置基本做到了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但如今南陽城外的災民卻安置的雜亂無章。
東一處西一處的。
蕭樂康感覺自己都有些沒眼看……
一個知府的能力竟然都比不上一個知縣,這讓蕭樂康對顧辭遠的能力深表懷疑。
蕭樂康根本就不明白。
南陽城和西橋縣的情況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西橋縣有糧食可供災民食用,災民自然會服從官府的調度。
而南陽城的官府卻無法為災民提供一碗稀粥。
災民在饑餓之下,你還指望他們乖乖的聽話?
想什麼美事呢?
如今城外的這些災民沒有大規模的造反,顧辭遠已經算是居功至偉了……
但即便如此。
顧辭遠也沒有為自己分辯,反而滿臉的羞愧的低下了頭。
“臣……知罪……”
在顧辭遠看來。
他作為南陽府的父母官,眼睜睜看著自己治下的百姓挨餓,自己卻沒有一點辦法。
還有什麼臉麵給自己找理由……
趙維楨歎息道:“殿下,此事怨不得顧知府。”
“若是沒有糧食可以果腹,災民不聽官府的調遣也在所難免。”
“隻要城外的粥棚重新搭設起來,便可讓城外的災民重新恢複秩序。”
南陽衛指揮使潘雲崢插言道:“趙大人所言極是。”
“自從停止施粥之後,災民們就開始了亂了。”
“本官派兵鎮壓了幾次,根本就沒有任何用處,也隻能放手不管了……”
蕭樂康聞言,頓時明白城外為什麼這麼亂了。
“行了,不就是因為沒有糧食嗎?”
“糧食的問題本王給你們解決。”
“你們隻需要告訴本王,南陽城周邊寺廟的位置在哪就行了。”
顧辭遠聞言,不禁愣了一下。
這是幾個意思?
南陽衛指揮使潘雲崢想了想,突然笑道:“燕王殿下高見。”
“寺廟田產眾多,一定會有不少餘糧。”
“而且寺廟一般建設在高處,也不會受到洪水的波及。”
“距南陽城十裡處,便有一座慈恩寺,規模頗大。”
“臣願意和殿下一同前往……”
蕭樂康大笑道:“好,就這麼說定了。”
“等本王明日去慈恩寺發個飆,定能再借回來一批糧食……”
眾人聞言,不禁一陣麵麵相覷。
沈青辰趕忙解釋道:“燕王殿下的意思是可以向寺廟的方丈大師借糧。”
“今日拉來的這一千石糧食。”
“便是燕王殿下費儘口舌,最後親自打了借據,才從棲雲寺借來的……”
顧辭遠聞言,立刻向蕭樂康施了一禮。
“臣代替南陽府的百姓,謝過燕王殿下的慷慨之舉……”
蕭樂康聞言,頓時得意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