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來的辦公室在城中村二樓,一推開門,一股潮濕發黴的氣味撲麵而來。
牆麵因長期滲水,呈現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水漬圖案,像一幅荒誕不經的抽象畫。
六張二手辦公桌拚湊在一起,桌麵坑窪不平,上麵堆滿了各種雜亂的文件和辦公用品。
角落處,那台從電腦城淘來的二手電腦,機箱嗡嗡作響,仿佛在抗議著這艱苦的工作環境。
王強盯著我在白板上畫的“豆信商業模式圖”,突然舉手:“華子,這‘用戶裂變’是啥意思?是不是跟傳銷的拉人頭差不多?”
我抄起雞毛撣子就往他頭上招呼:“能一樣嗎?咱這叫互聯網思維!用戶邀請好友注冊,送虛擬金幣,金幣能換會員特權,這叫良性互動!”心裡卻想:確實差不多,但咱合法啊!
招聘程序員那天,來了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宅男,簡曆上寫著“精通java、pytoord”都寫錯。
我心中存疑,於是開始提問:“在python中,如何高效實現一個多線程爬蟲?”
宅男愣了一下,結結巴巴地回答,雖然回答得不太流暢,但偶爾也能蹦出一些關鍵思路。
我剛想轟人,王強突然指著他的t恤:“等等!你衣服上印的是《英雄聯盟》的瑞文?咱公司氛圍開放,就需要你這種有共同愛好的人才!”
得,就這麼招了三個網癮少年,加上我和王強,五個人的創業團隊就這麼成立了。
每天加班到淩晨,王強負責買夜宵,我負責對著前世記憶裡的app界麵指手畫腳:“這裡要加個‘附近的人’,帶美顏濾鏡的!這裡搞個‘動態廣場’,用戶發視頻能打賞,禮物就用咱們的虛擬豆幣!”
程序員小哥揉著黑眼圈:“李總,你說的這些功能,微信都有啊……”
我敲了敲他的腦殼:“但咱有‘閱後即焚’啊!用戶發消息兩分鐘後自動銷毀,主打一個刺激!還有‘匿名樹洞’,讓社恐人士放飛自我,這不比微信好玩?”
當第一個測試版app上線時,我抱著二十塊錢的二手鍵盤許願:“豆信啊豆信,你可爭點氣,彆像上一世我開的那家奶茶店,加盟費交了就倒閉。”
爆火來得比王強的頭皮屑還突然。
爆火是從一條朋友圈開始的。
某個大學生在豆信樹洞匿名吐槽輔導員,內容十分犀利,言辭幽默且極具共鳴性。
截圖上,那一段段文字配上大學生獨特的表情包,迅速在校園圈子裡傳播開來。
先是被同校同學大量轉發,隨後像病毒般蔓延至其他高校,短短幾個小時,便在網絡上掀起一陣熱潮,“豆信樹洞”話題熱度直線上升,最終登上微博熱搜。
緊接著,無數年輕人湧進來,有人在“附近的人”裡找顏值8分以上的異性,有人在動態廣場發土味視頻,虛擬豆幣打賞榜一天能刷新八百回。
王強看著後台瘋狂上漲的注冊量,激動得把剛泡的枸杞茶潑在了鍵盤上:“華子!咱這是要發財了啊!剛才有個投資公司打電話,說要投五百萬!”
我搶過他的手機就掛了:“五百萬?打發叫花子呢!沒看見咱用戶三天破百萬嗎?按這個增速,下一輪估值至少一個億!”其實手心早就冒冷汗——上一世被傳銷坑怕了,這輩子對錢格外敏感,得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真正的轉折點是那個穿香奈兒的女人。
她踩著十厘米高跟鞋闖進辦公室,把v包往滲水的辦公桌上一甩:“我是紅杉資本的張敏,聽說你們拒絕了天使輪投資?”
我盯著她胸前的鑽石項鏈咽了咽口水,麵上卻擺出總裁坐姿:“張總,我們要的不是錢,是資源。您能給我們對接應用商店的推廣位嗎?能幫我們搞定服務器擴容嗎?”心裡其實在喊:媽媽呀,終於等到大魚了!
張敏突然笑了,掏出支票本:“一千萬,占股10,另外幫你們搞定阿裡雲的服務器折扣。怎麼樣?”
王強在旁邊瘋狂使眼色,我卻伸出了三根手指:“三千萬,5。我們下個月用戶就能破五百萬,張總不覺得這是白菜價嗎?”
最後以兩千萬占股8成交,張敏走的時候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總,你比那些隻會畫餅的創業者聰明多了,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摸著兜裡的支票,偷偷掐了自己一把——上一世在工地搬磚時,連兩千塊都沒見過,這輩子居然敢跟投資人砍價了,出息了!
喜歡浮生重啟錄請大家收藏:()浮生重啟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