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陽光斜斜地灑在孟家花園的亭台上,我正低頭繡著帕子,忽聽得院牆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個青衫男子慌慌張張地翻過矮牆,跌進了滿是繁花的草叢中。
我驚呼一聲,手中的繡針差點紮到手指。
男子慌忙起身,對著我連連作揖:"姑娘莫怕,小生並非歹人,隻是被官府的人追捕,不得已才翻牆而入。"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焦急,卻又溫潤如玉,抬眼間,一雙清澈的眸子映著春日的繁花,讓我一時竟失了神。
後來我才知道,他叫範喜良,因不願被征去修長城,才四處躲藏。
父親見他眉清目秀,又知書達理,便動了惻隱之心,將他留在了家中。
那幾日,花園裡總是能見到我們二人的身影,他給我講書上的故事,我為他唱新學的曲子,時光在不知不覺中過得飛快。
誰能想到,僅僅三天後,官府的人就找到了這裡。
那一日,陽光依舊明媚,卻比往日刺眼了許多。
一群衙役衝進院子,粗暴地將範喜良帶走,他回頭望向我的眼神裡,滿是不舍與愧疚。
我想要追上去,卻被父親攔住,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消失在街角的儘頭。
自他走後,我每日都在為他縫製寒衣。
針針線線,都縫進了我的思念與擔憂。
北方的冬天那麼冷,他在長城上勞作,一定缺衣少穿吧。
終於,寒衣縫製完畢,我辭彆父母,踏上了尋夫的征程。
一路上,山高路遠,荊棘叢生。
我背著行囊,翻越高山,露宿荒野。
白天,我頂著烈日前行,腳掌上磨出了一個又一個血泡;夜晚,我蜷縮在樹下,聽著遠處狼嚎的聲音,害怕得睡不著覺。
有好幾次,我都差點摔下懸崖,多虧了好心人相助,才得以脫險。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山間迷了路,整整走了一天一夜,都沒有找到出路。
身上的乾糧早已吃完,又累又餓的我坐在地上,忍不住哭了起來。
就在這時,一位砍柴的老伯路過,他見我可憐,便帶我回了家,給我煮了一碗熱湯。
老伯告訴我,去長城的路還很遙遠,路上充滿了艱險,但他相信,我對丈夫的一片深情,一定能讓我找到他。
帶著老伯的鼓勵,我又踏上了旅途。
一路上,我見過太多的離彆與苦難,許多和我一樣的女子,也在尋找自己的丈夫。
我們互相扶持,互相安慰,在這漫漫長路上,彼此成為了最溫暖的依靠。
不知走了多少天,終於,我看到了那蜿蜒曲折的長城。
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崇山峻嶺之間,卻也像是一道巨大的傷痕,刻在每一個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