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鐵衣接霜印_浮生重啟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浮生重啟錄 > 第1章 鐵衣接霜印

第1章 鐵衣接霜印(1 / 1)

同治三年春分,風沙如刀割麵時,我指尖觸到總兵大印上的銅鏽。

這方五寸見方的物件在驛卒懷中焐了九十日,接過時仍帶著河西走廊的霜氣,凍得掌心發麻。

我對著黃土啐出一口混著沙礫的唾沫,抬頭望向城門

——老卒仍跪著,額頭血泥已凝成黑痂,像塊嵌在黃土裡的醜疤。

他說前兩任總兵的頭顱懸在旗杆七日,被禿鷲啄得隻剩眼窩洞穿的白骨骷髏,至今那旗杆頂端還沾著零星碎肉。

名冊在掌心洇成墨團。

我用拇指摩挲著"王有財"三個字,那是去年中秋幫我修過馬鞍的小夥子,名字旁歪斜的紅勾像道滲血的傷口。

千餘人的名單劃得七零八落,能握刀的八百人裡,三成帶傷。

掌糧官掀開糧倉木蓋時,陳米傾瀉的沙沙聲刺得耳膜生疼,他三根手指抖得像秋風中的枯草:"大人,連馬料都算上,隻夠撐到穀雨。"

梁上蛛網在穿堂風裡晃悠,我數著那三十八道蛛絲,忽然想起老家灶間的蜘蛛網,母親總說那是"喜蛛",要留著招財。

城磚縫裡的箭鏃嵌得太深,指甲摳出血才撬下半截。

黑褐色血痂碎在掌心,露出夯土裡隱約的青白——那是死人骨頭磨成的灰,混在土裡夯成了牆。

遠處煙塵騰起時,我數著叛軍旗號上的金紋,七道,和白彥虎胸口的刺青一樣。

腰間刀柄硌得肋骨生疼,那道刻痕是鹹豐十年征撚時,被馬刀劈開的鞘口,如今摸上去像道永遠長不好的疤。

當年縱馬斬敵的少年將軍,如今站在城樓都要扶著牆垛,膝蓋縫裡的舊傷比沙漏還準,知道風沙何時會來。

後半夜巡城,夥房的抽泣聲像漏風的風箱。

兩個新兵蜷在灶台後,十六七歲的臉瘦得脫形,眼窩深陷如狼崽。

我看見他們把草根往破棉襖裡塞時,指尖還在滴血——那是挖老鼠洞時被碎石劃破的。

腰間乾糧袋裡的硬餅硌著胃,三天前咬下的牙印還在,邊緣結著鹽花。

我把袋子扔過去時,那個圓臉的小子渾身發抖,像等著挨揍的幼犬。

其實我想說,我長子若活著,該和他一般大了,隻是五年前黃河決堤,他抱著塊門板漂了三天,終究沒熬到岸。

帥帳裡的勸降書蓋著猩紅手印,比朱砂還豔。

白彥虎的字歪歪扭扭,"獻城可保百姓平安"那行最後一筆拖得老長,像條吐著信子的蛇。

我把紙擲進火盆,火星濺在左頰,比同治元年被流彈擦過的灼痛更燙。

火苗舔著信紙邊緣時,我忽然想起臨出發前,軍機處章京那似笑非笑的臉,他說"巴裡坤嘛,守得住便守,守不住......"

話音沒落,就著茶咽下了。

天快亮時,我讓人抬來鐵匠鋪的熔爐。

老鐵匠姓趙,右眼瞎了二十年,是當年跟著我打武昌的老兵。

他遞模具時手抖得厲害,鶴嘴鋤的影子在牆上晃成鋸齒狀,爐子裡鐵水咕嘟冒泡,映著他眼角未落的淚。

三百把鋤頭立在演武場時,晨光正斜斜切過刀刃,冷得像白彥虎的洋槍。

我踩著夯土上台,喉嚨裡的沙礫感越來越重,每說一個字都像吞了把碎玻璃:"刨開城牆根!種麥子!"

城東的凍土硬如鐵石,第一鋤下去,虎口震得發麻。

官服早脫了,露出內襯的補丁,那是妻子三年前寄來的,針腳細密如她鬢角的白發。

有個老漢往手心裡吐唾沫,指甲縫裡嵌著陳年黑泥,他啞著嗓子喊:"何大人能刨,咱百姓就能刨!"

三百把鋤頭起落間,我看見他後頸的刀疤,和我右肩那道形狀相仿——都是鹹豐七年巢湖之戰留下的。

春雪混著血泡滲進土裡時,我忽然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麥香,恍惚間以為是幻覺,低頭卻見老漢掌心裂開的血口,正滲進新翻的土坷垃裡,像撒了把紅麥種。

喜歡浮生重啟錄請大家收藏:()浮生重啟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凡人尋長生:科學修仙錄 縱橫諸天:從修煉辟邪劍法開始 逆勢者【重返仙域】 一法,一佳人,橫刀立馬對蒼生 平民之王 洪荒:人道賤聖 通靈少女修煉日常 全員瘋批:成了偏執前夫的白月光 孤女想當軍嫂,轉頭遇上臥底軍官 聽說那隻廢物雄蟲娶了高級軍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