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深紅回響
鑽頭的尖嘯刺破火星亙古的寂靜。
中國“天問三號”探測器粗壯的機械臂末端,合金鑽頭正以每分鐘兩萬轉的速度啃噬著烏托邦平原的凍土。
紅色粉塵如同凝固的血霧,在稀薄的大氣中緩慢升騰、沉降。
鑽探艙內,工程師趙銳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參數,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深度一百七十八米,岩層密度異常升高。”他的聲音在通訊頻道裡有些失真。
“繼續下探。”地麵指揮中心傳來指令,冷靜得不帶一絲波瀾,“目標層就在下方。”
鑽頭又向下挺進了三米。
突然,監控屏幕爆出一片刺眼的雪花,刺耳的警報聲撕裂了艙內的平靜!
鑽探臂劇烈震顫,仿佛有什麼東西在岩層深處死死咬住了它。
“鑽頭卡死!負載超限!”趙銳額頭滲出冷汗,手指在控製麵板上飛舞,“岩芯管壓力讀數異常……老天,什麼東西?”
鑽頭被強行收回。
當沾滿紅色粉塵的岩芯管從鑽孔中升起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管壁內側,赫然卡著一塊拳頭大小、多棱麵的深紫色晶體。
它不像天然礦物那般粗糙,表麵流淌著金屬般的光澤,內部無數細微的螺旋狀結構層層嵌套,如同某種精密的微觀電路。
“采樣器鏡頭拉近!”總工程師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的視野裡,那些螺旋結構纖毫畢現——排列規則的碳納米管,以一種違背所有已知晶體生長規律的詭異方式扭曲、盤旋,構成無法理解的幾何圖騰。
就在鏡頭聚焦的瞬間,晶體核心深處,一點幽藍的光芒倏然亮起,隨即熄滅,快得像幻覺。
與此同時,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
指令長艾米莉亞·科瓦斯基正進行艙外維護,頭盔麵罩上映著下方那顆藍色星球壯美的弧線。
突然,她僵住了。
下方黑暗的太平洋深處,一團巨大、朦朧的藍白色光暈毫無征兆地升騰而起,穿透數千米的海水,在夜空中暈染開來。
它沒有極光常見的飄忽流動,而是迅速延展、塑形,最終凝固成一個完美、冷冽的幾何圓環,懸在大西洋上空,如同天神投下的冰冷目光。
“休斯頓……”艾米莉亞的聲音被靜電噪聲撕扯得支離破碎,“你們看到了嗎?大西洋上空……出現了一個光環!”
千裡之外,大西洋百慕大海域,平靜的海麵驟然沸騰。
萬噸巨輪“海洋探索者號”的船艙內,所有電子儀器屏幕瘋狂閃爍,羅盤指針像著了魔般瘋狂旋轉。
船長死死抓住劇烈震顫的舵輪,眼睜睜看著聲納屏幕上,一個巨大的、從未被標記過的海底隆起結構正發出刺目的能量信號。
而在那片隆起結構的正中心,一塊鑲嵌在古老石質基座上的巨大海藍石,正與火星烏托邦平原深處的紫色晶體,以完全相同的頻率,無聲共振。
第1章緋紅黃昏
火星紀元,赫利瑟斯周期第3781年。
氧化鐵塵埃組成的薄霧,給整個火星提爾穀鍍上了一層永不褪色的鏽紅。
最高執政官奧瑞利安懸浮在磁浮平台上,赤銅色的麵容沉靜如水,唯有額間那道菱形晶狀體——被稱為“星核”的器官——流淌著深邃的靛藍色光暈。
平台無聲地掠過一片“蓄水鐵樹”森林的上空。
這些高達百米的矽基巨人,曾經是火星生命的象征,它們水晶般的葉片曾將稀薄晨霧壓縮成滋養大地的甘霖。
如今,森林邊緣的景象觸目驚心。
大片鐵樹枯萎凋零,金屬質感的枝乾扭曲斷裂,像是被無形巨手粗暴蹂躪過。
水晶凝結器蒙著厚厚的紅褐色塵埃,從裂縫中滲出的不再是清澈的水滴,而是粘稠、帶著鐵鏽腥氣的暗紅色液體,滴落在乾涸的矽化土地上,發出“滋滋”的輕響,蒸騰起刺鼻的白煙。
“第七礦區過度開采,地下水位下降了百分之十五。”
一個年輕的聲音在奧瑞利安的意識中直接響起,帶著壓抑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