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穿越古代成書生_奇異鄉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奇異鄉村 > 第311章 穿越古代成書生

第311章 穿越古代成書生(1 / 1)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儘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詞在夏晚晴耳邊打轉時,她正蹲在諸暨鄉野的田埂邊,手機舉著直播設備,卻因凍雨突襲,信號時斷時續。她裹緊臃腫衝鋒衣,呼出的白氣在vr眼鏡上凝成霜花,活像個誤闖鄉村的未來客。

夏晚晴,自詡“數字新農人”,卻總在這古樸鄉村撞見奇妙事兒。七歲時父親離世,母親靠針線活供她讀書,十歲那年,母親紅著眼眶說:“晚晴啊,不是娘要誤你,爹走後,家裡沒進項,米貴衣舊,沒法供你學堂念書啦。隔壁人家缺個放牛的,每月能掙幾錢銀子,還有現成飯吃,你明日便去吧。”夏晚晴眨眨眼:“娘說的是,學堂裡悶,放牛倒快活,想讀書,帶幾本去便是。”當夜說定,次日便隨母親去了間壁秦家。

秦老留母子吃了早飯,牽出條水牛,指門外七泖湖:“就去那兒耍,牛渴了湖邊飲水,莫走遠。我每日管你兩餐小菜飯,早上還給倆錢買點心,凡事勤謹些。”母親謝過要走,夏晚晴送出門,母親理理她衣裳:“在這兒小心,莫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彆叫娘懸望。”說罷,含著淚去了。

自此,夏晚晴在秦家放牛,每到黃昏,回家與母親歇宿。秦家煮醃魚臘肉,她就荷葉包了帶給母親。點心錢攢上一兩個月,便偷空跑去村學堂,找書客買幾本舊書,日頭裡把牛拴了,坐在柳陰樹下讀。

彈指過了三四年,夏晚晴讀書讀得心裡透亮。一日黃梅時節,放牛倦了,在綠草地坐著。須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後,黑雲鑲著白雲散去,日光照得滿湖通紅。湖邊上山,青紫綠交錯,樹枝像水洗過,尤其綠得可愛。湖裡十來枝荷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夏晚晴瞧著,心下想:“古人說‘人在畫圖中’,真沒錯,可惜沒畫工把這荷花畫下來,若我自畫幾枝,該有趣。”又想:“天下事,學便會,我何不畫荷?”

正想著,遠遠一個窮漢挑著食盒,提瓶酒,食盒掛氈條,到柳樹下鋪氈開盒。這時走過三個人,頭戴方巾,一個穿寶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四五十歲光景,手搖白紙扇緩步而來。穿寶藍直裰的胖子,讓穿元色的胡子坐了,瘦子坐對席,自己坐下斟酒。胖子開口:“危老先生回來了,新買住宅,比京裡鐘樓街房子還大,值二千兩銀子,房主讓了幾十兩賣他,圖個體麵。前月初十搬家,太尊、縣父母都來賀,吃酒到二三更,街上人誰不敬重!”瘦子接話:“縣尊是壬午舉人,乃危老先生門生,該來賀的。”胖子又說:“我親家也是危老門生,如今在河南做知縣,前日小婿帶二斤乾鹿肉來,就是這盤。下回小婿再去,托親家寫封信,晉謁危老,他若肯下鄉回拜,也免得鄉戶人家放驢豬到咱田裡吃糧。”胡子道:“聽見前日出京,皇上親自送出城外,攜手走十幾步,危老再三打躬辭了才上轎,莫不是要做官?”三人說個沒完,夏晚晴見天色晚,牽了牛回去。

打這起,夏晚晴攢的錢不買書了,托人進城買胭脂鉛粉,學畫荷花。起初畫不好,三個月後,畫的荷花神形兼備,像湖裡長的、剛摘下來貼紙上的。鄉間人見畫得好,拿錢來買。她得了錢,買好東西孝敬母親。一傳十十傳百,諸暨一縣都曉得她是畫沒骨花卉的名手,爭著來買。

十七八歲,夏晚晴不在秦家了,每日畫幾筆,讀古人詩文,漸漸不愁衣食,母親歡喜。她天性聰明,不滿二十歲,天文、地理、經史大學問無一不通。性情卻不同,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終日閉戶讀書。又在《楚辭圖》上見屈原衣冠,自造一頂高帽子、一件闊衣服。遇著花明柳媚時節,乘牛車帶母親,戴高帽穿闊衣,執著鞭子,唱著曲兒,在鄉村鎮上、湖邊頑耍,鄉下孩子三五成群跟著笑,她也不在意。

隔壁秦老,務農卻有意思,看著她長大不俗,敬愛她,常邀她在草堂說話。一日正坐著,外邊進來個人,頭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敘禮坐下。這人姓翟,是諸暨縣頭役、買辦,因秦老兒子秦大漢拜他為乾爺,時常下鄉看親家。秦老忙叫兒子烹茶殺雞煮肉款待,要夏晚晴相陪。翟買辦問:“這位夏相公可是會畫沒骨花的?”秦老道:“正是,親家怎知道?”翟買辦道:“縣裡人誰不曉得!前日本縣老爺吩咐畫二十四幅花卉冊頁送上司,交我辦。聽聞夏相公大名,特來尋親家。今日遇著,費心畫一畫,下半個月後下鄉來取,老爺少不得有幾兩潤筆銀子送來。”秦老在旁攛掇,夏晚晴屈不過情,應諾了。回家用心畫了二十四幅花卉,都題了詩。翟頭役稟過本官,知縣時仁發二十四兩銀子,翟買辦扣了十二兩,拿十二兩送與夏晚晴,取了冊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時知縣又辦禮物送與危素,作候問之禮。危素見了冊頁,愛玩不忍釋手,次日備酒請時知縣致謝。寒暄過後,危素問:“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冊頁花卉,是古人的還是今人畫的?”時知縣不敢隱瞞:“是門生治下一個鄉下農民,叫夏晚晴,年紀不大,才學畫幾筆,難入老師法眼。”危素歎道:“我離鄉久,故鄉有此賢士竟不知,慚愧。此人才高,見識不凡,將來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台可約他來相會?”時知縣道:“不難,門生這就遣人相約,他聽聞老師相愛,必喜出望外。”說罷辭了危素,回衙門差翟買辦持侍生帖子約夏晚晴。

翟買辦飛奔下鄉到秦家,邀夏晚晴,一五一十說了。夏晚晴笑道:“頭翁有所不知,若老爺拿票子傳我,我怎敢不去?但拿帖子請,是不逼迫我,我不願去,老爺該相諒。”翟買辦道:“你這什麼話!票子傳得去,帖子請倒不去,是不抬舉!”秦老勸道:“夏相公,老爺拿帖子請,是好意,同去走一回吧,自古‘滅門的知縣’,彆拗著。”夏晚晴道:“秦老頭翁不知,不見段乾木、泄柳的故事?我不願去。”翟買辦道:“你這是難題給我做!叫我怎麼回老爺?”秦老道:“兩難啊,若去,夏相公不肯;不去,親家難回話。如今有一法:親家回縣裡,說夏相公抱病在家,一兩日好了就到。”翟買辦道:“害病要取四鄰甘結!”爭論一番,秦老整治晚飯與他吃了,暗叫夏晚晴出去問母親秤了三錢二分銀子,送與翟買辦做差錢,方才應諾去回複知縣。

知縣心想:“這小廝哪有病!定是翟家奴才下鄉狐假虎威嚇著他,他沒見過官府的人,害怕不敢來。老師托我,我若不叫來見老師,老師會笑我辦事疲軟。不如我親自下鄉拜他,他見我賞臉,自然敢見,我便帶他見老師,辦事勤敏。”又想:“堂堂縣令屈尊拜鄉民,衙役們會笑話。但老師敬重他,我該更敬重,屈尊敬賢,誌書上會稱讚,萬古不朽,有何不可?”當下定主意,次早傳齊轎夫,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翟買辦扶著轎子,下鄉而來。

鄉裡人聽見鑼響,扶老攜幼來看。轎子到夏晚晴門首,見七八間草屋,一扇白板門緊緊關著。翟買辦搶上敲門,敲了一會,裡麵一個婆婆拄拐杖出來:“不在家,清早晨牽牛出去飲水,還沒回來。”翟買辦道:“老爺親自傳你家兒子說話,快說在哪裡,我好去傳!”婆婆道:“實在不在家,不知在哪裡。”說罷關門進去。

說話間,知縣轎子已到,翟買辦跪在轎前稟道:“小的傳夏晚晴,不在家裡,請老爺龍駕到公館略坐,小的再去傳。”扶著轎子過夏晚晴屋後來。屋後橫七豎八幾棱窄田埂,遠遠一麵大塘,塘邊栽滿榆樹、桑樹。塘那邊一望無際的田地,還有一座青蔥小山,樹木堆滿山上,相距一裡多路,彼此呼叫聽得見。知縣走著,遠遠有個牧童倒騎水牯牛從山嘴邊轉來。翟買辦趕上去問:“秦小二漢,看見你隔壁的王老大牽牛在哪裡飲水?”小二道:“王大叔在二十裡路外王家集親家吃酒,牛是他的,央我趕回家。”翟買辦稟了知縣,知縣變著臉道:“既然如此,不必進公館,回衙門罷!”知縣心中惱怒,本要差人拿夏晚晴責懲,又怕老師說他暴躁,忍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不遲。

夏晚晴並未遠行,即時回家。秦老抱怨:“你太執意!他是一縣之主,你怎這般怠慢?”夏晚晴道:“老爹請坐,聽我說:時知縣倚著危素勢力,酷虐小民,無所不為,我為何要與他相與?他回去必定向危素說,危素羞怒,恐要與我計較。我如今辭彆老爹,收拾行李到彆處躲避幾時,隻是母親在家放心不下。”母親道:“我兒,你曆年賣詩賣畫,積下三五十兩銀子,柴米不愁。我雖年老無病,你放心出去躲避,你沒犯罪,官府不會拿我。”秦老道:“說得有理,你埋沒鄉村,有才學無人識,到大邦去,或許有遇合。你家大小事故,我替你扶持。”夏晚晴拜謝秦老,秦老取酒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次日五更,夏晚晴收拾行李,吃了早飯,秦老也到,拜辭母親,又拜秦老兩拜,母子灑淚而彆。秦老手拿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彆,望著望不著了,才回去。

夏晚晴一路風餐露宿,到山東濟南府地方,盤費用儘,租個小庵門麵屋賣卜測字,畫兩張沒骨花卉貼在那裡,賣與過往的人,每日問卜賣畫,倒也熱鬨。

彈指過了半年,濟南府幾個俗財主愛她的畫,時常來買,卻自己不來,遣粗夯小廝,大呼小叫,鬨得她不安穩。夏晚晴不耐煩,畫一條大牛貼在那裡,題幾句詩含譏刺,怕有口舌,思量搬移。那日清早坐著,見許多男女啼哭,挑鍋的、籮擔挑孩子的,麵黃肌瘦,衣裳襤褸,過去一陣又一陣,把街上塞滿;還有坐在地上化錢的。問其原因,都是黃河沿岸州縣被水決了,田廬房舍漂沒,逃荒百姓官府不管,四散覓食。夏晚晴見此光景,歎氣道:“河水北流,天下將大亂,我還在這裡做甚?”收拾散碎銀子,拴束行李回家。入了浙江境,打聽得危素已還朝,時知縣也升任去了,放心回家,拜見母親,見母親康健,心中歡喜。母親又說秦老許多好處,她忙打開行李,取出一匹繭綢、一包耿餅,拜謝秦老。秦老備酒洗塵,自此,夏晚晴依舊吟詩作畫,奉養母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又過六年,母親老病臥床,夏晚晴延醫調治,總不見效。一日母親吩咐:“我眼見不濟事了。這幾年,人在我耳根前說,你學問有了,該出去做官,做官榮宗耀祖,可我看做官的沒甚好收場,你性情高傲,若弄出禍來,反為不美。我兒聽我遺言:將來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閉。”夏晚晴哭著應諾,母親溘然長逝,她擗踴哀號,鄰舍無不落淚。虧秦老幫襯,製備衣衾棺槨,負土成墳,三年苦塊,不必細說。

服闋後一年有餘,天下大亂,方國珍據浙江,張士誠據蘇州,陳友諒據湖廣,都是草竊英雄。隻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陽,得金陵,立為吳王,是王者之師,提兵破方國珍,號令全浙,鄉村市鎮並無騷擾。

一日日中時分,夏晚晴正從母親墳上拜掃回來,見十幾騎馬投村裡來。為頭一人,頭戴武巾,身穿團花戰袍,白淨麵皮,三綹髭須,有龍鳳之表。那人到門首下馬,向夏晚晴施禮:“動問一聲,哪裡是夏晚晴先生家?”夏晚晴道:“小人夏晚晴,這裡便是寒舍。”那人喜道:“如此甚好,特來晉謁。”吩咐從人下馬係在湖邊柳樹上,獨與夏晚晴攜手進屋,分賓主施禮坐下。夏晚晴道:“不敢拜問尊官尊姓大名?因甚降臨這鄉僻所在?”那人道:“我姓朱,先在江南起兵,號滁陽王,今據金陵,稱為吳王。因平方國珍到此,特來拜訪先生。”夏晚晴道:“鄉民肉眼不識,原來是王爺。鄉民一介愚人,怎敢勞王爺貴步?”吳王道:“孤是粗鹵漢子,今得見先生儒者氣象,功利之見頓消。孤在江南,久慕大名,今來拜訪,要先生指示:浙人久反之後,何以能服其心?”夏晚晴道:“大王高明遠見,不消鄉民多說。若以仁義服人,何人不服,豈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雖弱,恐亦義不受辱,不見方國珍麼?”吳王歎息,點頭稱善,兩人促膝談到日暮。從者帶有乾糧,夏晚晴自到廚下烙餅,炒韭菜陪著,吳王吃了,稱謝教誨,上馬去了。這日秦老進城回來,問及此事,夏晚晴不曾說吳王身份,隻說是軍中將官,向年在山東相識,故此來看。

不數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天,天下一統,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鄉村人安居樂業。洪武四年,秦老進城回來,向夏晚晴道:“危老爺已自問罪發在和州去了。我帶了一本邸抄與你看。”夏晚晴接過,見說危素歸降後妄自尊大,在太祖麵前自稱老臣,太祖大怒,發往和州守餘闕墓。此條之後,是禮部議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夏晚晴指與秦老看:“這個法定得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說著,天色晚了。

正是初夏,天時乍熱,秦老在打麥場上放下桌子,兩人小飲。須臾東方月上,照耀得如同萬頃玻璃一般,眠鷗宿鷺,闃然無聲。夏晚晴左手持杯,右手指著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貫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話猶未了,忽然起一陣怪風,刮得樹木颼颼響,水麵上禽鳥格格驚起許多。夏晚晴同秦老嚇得將衣……

喜歡奇異鄉村請大家收藏:()奇異鄉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加鐘按摩,高冷校花崩不住了 公主又美又颯,眾卿深陷修羅場 巨魔領主,娶妻魅魔 神跡仙蹤 輪回之戀 抄家?激活軍火庫後,我殺瘋了 大小姐勾勾手,豪門少爺失控淪陷 妹妹被挖仙骨?我手持魔劍殺穿地牢 三維之主 柔弱大小姐在死亡遊戲以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