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同安想掏掏耳朵,感覺自己沒聽清楚。
“龔老師不先聽聽再走嗎?”
“聽……啊……”
龔同安眼珠子提溜著轉。
誒等下,他怎麼聽?
節目組請的樂團還沒走,在另一間堂屋內用餐。
賀遇臣讓龔同安稍等,轉身進了堂屋。
再度現身時,手中抱著把琵琶,後麵還跟了兩位位樂師幫忙搬了鼓板、古箏。
師傅幫忙擺好樂器後,堂屋內陸續又出來好幾位。
麵露好奇與期待。
龔同安沒弄明白賀遇臣要搞什麼。
就算他心裡有譜,還能現場讓劇團的樂師們幫忙伴奏?怎麼奏……
華國樂器霸道,如果一股腦全用上,那演奏出來的效果,恐怕會雜亂無章,難以入耳。
賀遇臣不慌不忙,一一擺好樂器,隨後進屋找來幾張紙,迅速寫了幾張譜子,交給來幫忙的樂師們。
龔同安皺著眉,這小子……來真的?
他怎麼有把握讓這些樂師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根據他新寫的譜子配合演奏?
聽到院中的動靜,主屋裡的人也紛紛走了出來。
“小倌這是做什麼?”
阮秋棠挽著杜春甌,她還在試圖說服杜春甌實施她的“換孫計劃”。
杜春甌搖頭。
弟弟們也是,歪著頭不知道大哥在搞什麼。
隻有盧金珠,默默讓攝像師們舉起攝像機。
來了!
賀遇臣分好樂譜,抱著琵琶落座中位。
戴好義甲,輕掃琴弦試了下音。
琵琶的主人很愛惜它,琴身溫潤,琴弦保養的也好。
“龔老師,這首歌的名字叫——《天地龍鱗》”《天地龍鱗》by:王力宏)
說完,賀遇臣反手,右手食指直接在鼓麵輕扣三聲。
隨後,悠揚地笛聲跟隨賀遇臣指尖的鼓聲響起。
古箏勾勒二三聲,原來的鼓師接過賀遇臣的節奏,敲響鼓麵,控製節奏。
龔同安驚愕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賀遇臣輪指掃過琵琶琴弦,啟唇唱道:
“這江山我起筆
民族血脈又幾萬裡
幾世紀六百年裡
龍的傳人曆經風雨
這京畿中軸地
一如君子氣節不移
九龍壁瓦上琉璃
曆史從這衰落又崛起”
賀遇臣的聲音清朗而堅定,字字句句在小院落間回蕩。
確實是太臨時了,賀遇臣找不到編曲的地方,他總不好直接拿出係統準備好的伴奏?
那他和龔同安的偶遇,可就彆有心機了。
好在,華夏的樂曲,用華夏的樂器,絕配。
上天給的機會,牢牢抓住了。
他的歌聲不斷,情感愈發投入深沉。
“這龍鱗卻曾經
鏗鏘落地猶如碎冰
一片鱗一寸心
故事飄搖我不忍聽
人守禮心守靜
悠揚古琴彈君子心
我清醒等回音
盤旋泱泱華夏文明”
每一句都蘊含對華夏文明的深深敬意與眷戀,每一個字仿佛帶著溫度,傳遞進院中每個人的心底。
龔同安被歌詞震撼。
平靜疑惑地麵容徹底龜裂。
嘴巴微張著,小口喘息。
他竟……真的寫出來了。
且,寫得這樣好。
甚至,現場演奏出來了。
龔同安嘴唇微乾,舔了舔乾澀的唇瓣,目光落在賀遇臣身上時怎樣都移不開了。
滿心的驚歎與讚賞。
賀遇臣歪著頭,視線不時落在琴弦上,或是抬眸看向院中的龔同安。
每次被他看著的龔同安,心頭都會一顫。
賀遇臣的指尖快速撥動琴弦,神情是傲然的。
他的“傲然”,是驕傲於祖國的強盛,文明的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