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幾個孫女,說不上頑劣,但正值十幾歲的叛逆期。
大人們忙於工作,難免對她們有所忽略。
孩子的“叛逆”,不是突如其來。
而是想引起注意的一種手段。
隻不過近幾個月。
兒女們紛紛反應,孩子脾氣變穩定了。
遇到不愉快的事不再摔門冷戰,而是學會坐下來傾訴,主動增加了與父母的溝通時間。
更難得的是,學習成績提升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整個人都陽光開朗了許多。
一個兩個孩子突然改變或許不足為奇,但所有孩子幾乎在同一時期集體蛻變,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探究其原因,竟發現他們這段時間討論最多的話題是“追星”。
這位“星”的名字,又是如此熟悉。
難得在家的他坐下來細細了解——
“因為臣哥說要多陪伴家人啊!”
“爺爺,這首《聽媽媽的話》好聽吧?”
“臣哥說要跟我們一起進步,做更好的自己。他那麼優秀都還在努力,我有什麼資格偷懶啊!”
“也不算做公益吧?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啊?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認識好多新朋友,很開心!”
……
孩子們興奮地分享著。
給爺爺分享賀遇臣以及gaaxias的一些名場麵和采訪視頻。
他忽然明白,這個脫下軍裝的年輕人,換了一種方式,用他的影響力,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年輕一代走向更好的方向。
他一直以來的堅持,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你一直以來做得都很好。”
這句話……賀遇臣最近聽到好多。
每個人似乎都在鞏固他的心牆,給予他信任與自信。
那位並沒有待多久,因為接下來的行程提前離開。
離去前意味深長的說了句:“等真正的賀遇臣歸來。”
他離開後不久,賀延琢也以身體疲累為由,帶著賀遇臣提前告辭。
似乎今日的目的已經達到。
回程路上,賀延琢一直閉目養神,微微上揚的嘴角,卻泄露了他內心的愉悅。
…………
初六一早。
賀遇臣特意換了一身墨綠色的大衣。
黑色的越野車平穩地行駛在通往通縣的公路上,叢玥和嶽青萍安靜地坐在後排。
叢玥懷裡抱著一個精心準備的紙袋,裡麵裝著從賀家帶來的,給哥哥的禮物。
車窗外的景色由城市的高樓漸漸變成郊區的田野,三人都沒有說話,車內的氛圍肅穆而寧靜。
車子最終停在了叢家老房子門前。
這棟磚瓦結構的小院已經半年多沒人居住了,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黴味。
客廳裡,蓋在家具上的白布已經落了一層薄灰。
按照原計劃,他們當天就要返回京市,所以並沒有帶行李。
賀遇臣站在院子裡,看著嶽青萍小心翼翼地掀開桌上的布。
一張黑白照片就這樣毫無防備地闖入視線。
照片裡的年輕人穿著筆挺的軍裝,麵容還帶著未褪的青澀,正直直地“望”著賀遇臣的方向。
賀遇臣下意識彆開視線,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玥兒。”他的聲音有些發緊,“家裡有盆嗎?我去打點水。”
叢玥點點頭,從廚房找出一個有些褪色的紅色塑料盆。
賀遇臣接過盆,走到院角那個生鏽的水龍頭前。
他用力擰開閥門,許久未用的水管發出“咿咿呀呀”的呻吟聲。
過了好一會兒,水管才“噗、噗”地吐出兩口帶著鐵鏽的紅褐色水,濺在盆底,像幾滴乾涸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