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果真是神機妙算,此次可謂大敗陳硯!”
寧王大喜。
劉先生恭敬道:“王爺氣運加身,方才有此大勝。”
此話甚得寧王的心,又是對劉先生好一番誇讚。
從今日起,海寇島便成了孤島,不足為慮。
“可惜,並未將那陳硯捉拿。”
劉先生道:“陳硯此人極善蠱惑人心,想要活捉陳硯,必要將將海寇島上的人儘數剿滅才可,眼下朝廷軍已進入寧淮,王爺需嚴陣以待,等平定朝廷軍,再絞殺陳硯不遲。”
寧王深感劉先生所言在理。
“且容那陳硯多活數日!”
劉先生垂下頭,嘴角勾起,露出一抹欣慰的笑,眼中卻是戰意漸濃。
陳三元果然如他所想般化解了危機,接下來,陳三元又能否破他設下的戰局?
兩人商討間,有人來報,大批朝廷軍朝鬆奉而來,距離此地隻百裡。
寧王立刻打起精神,下令:“傳令下去,關閉鬆奉三座城門,艦船儘數出海,護送物資從南門運送至鬆奉城內。”
一聲令下,四座城門在沉重的歎息聲中緩緩關上,寧王私兵邁動整齊的步伐攀上城牆,無數巨石、熱油、火炮彈藥等,均往城牆上搬。
潛龍島與鬆奉南門之間的海麵上,被炮船連接出一條通道,糧食、藥材、炮彈等沿著這條通道,從潛龍島上源源不斷地往鬆奉城運。
火炮、火銃等均已準備妥當,從鬆奉到潛龍島,均是一片肅殺之氣。
兩日後,南山上燃起狼煙,朝廷大軍越過南山,兵臨鬆奉城五裡處紮寨。
裴筠立於沙盤前,左手邊站著的,乃是錦衣衛副千戶薛正,右邊站著的乃是總兵蘭劍榮,再過去便是副將、參將等人。
總兵蘭劍榮食指與中指並攏,在沙盤上的鬆奉城位置畫了一圈:“寧王在鬆奉城內駐紮了大量軍隊,光是北門城牆之上就有十二門大炮,我等一旦攻城,必會遭受猛烈炮擊。”
“若強攻,你有幾成把握破城?”
裴筠雙眼盯著沙盤,話卻是問蘭劍榮。
“寧王的火炮均在城牆之上,占據地利優勢,而我等的炮位於下方,火力上必定比不過寧王,想要頂著炮火強攻,會損失慘重。”
此時說有十足把握,若未打下,就是大敗,蘭劍榮深諳此道,絕不會輕易給自己挖坑。
裴筠便明白,強攻之下,破城的把握極低。
“圍而不攻,可減少傷亡。”
副將提議。
總督裴筠道:“我軍糧草不足以支撐長久圍城。”
他們離京時,兵部尚書還在宮裡關著,等他們被放出來,再籌集銀兩調動糧草過來。他從附近三省征調來的糧草早該消耗空了。
此次不可久戰。
眾人商議之際,派出大量斥候。
待斥候歸來,帶回來的消息更是讓眾人心中一沉。
鬆奉城各個城樓上皆有火炮,南門附近的海域更是有百艘以上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