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話的是劉茂,他雖然品級比不上石老頭,卻主管稅收和鄉裡大小事務,自然是要先由他彙報工作。
重點就是圍繞剿匪來誇讚謝謙多麼有勇有謀。
緊跟著就輪到了姚應熊,他是遊繳,主管緝盜,“在大老爺的帶領下,富貴鄉平平安安度過了奉天二十六年,整個富貴鄉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得益於大老爺的支持和開明,給了我火燒大關山的勇氣,這才順利剿匪近千人.......”
劉茂寫的是近六百人,到了謝謙這裡,自然要加一點,他報上去也好聽不是?
反正他又沒有殺良冒功。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知州才特地下來巡視,剿匪近千人,這對知州而言,怎麼就不是功績了?
趙正聽了心裡直呼媽賣批。
這個‘近’字用的很好,四百多人四舍五入也算是近千人,九百多人也算是近千人。
春秋筆法一揮,給足了上官想象空間!
沒錯,就這個味。
上輩子這樣的事情,趙正都看麻木了。
也見怪不怪了。
姚應熊臉不紅心不跳說完這些後,周圍人再次狂拍謝謙馬屁。
謝謙心情大好,卻裝出一副淡然的樣子,“小姚不錯,年紀輕輕英勇果敢,現在小劉高升,富貴鄉鄉正的位置空下來,就由小姚接任吧!”
成了!
姚應熊激動的渾身發顫,急忙跪在地上,“多謝大老爺賞賜!”
“起來,這都是你應得的,我希望你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守護好富貴鄉。”
“是,小人絕對不會讓大老爺失望!”
姚應熊退回位置上後,石老頭才不緊不慢的起身,走到大廳中間,“大老爺,去年在大老爺的帶領下,富貴鄉教化有了非常大的成果!”
“哦?說來聽聽!”
“災患之年,各地餓殍遍地,民不聊生,為了活命,易子而食,大打出手比比皆是,可我富貴鄉百姓卻恪守道德,本本分分,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謝謙笑了,這當然是。
“其次,去歲征兵,我富貴鄉多出來幾個寡婦村,這難道不能說明我富貴鄉百姓爭相報國,忠君愛國,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眾人都是暗罵石老頭無恥,縣裡的寡婦村多了去了,就你富貴鄉有?
不過這話倒是給剩下的幾個有秩提供了新思路。
對呀,這也是功勞啊!
忠君愛國,多好得由頭!
前幾個彙報完工作的有秩都不由拍起了大腿。
他們怎麼沒想到這一茬呢?
“其三,便是我富貴鄉的鄉紳們在大老爺的感化之下,照顧百姓,賑濟村民,其中又以姚家,鐘家,錢家等鄉紳為主導,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聽到這話,鐘家父子臉上才稍為好看一些。
可算是聽到自家名頭了。
而就在這時,張縣尉突然開口道:“大老爺,鐘家的名聲不錯,這些年來一直有口皆碑,現在富貴鄉遊繳之位懸而未定,要不然,就讓鐘家人擔任?”
他說話聲音並不小,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鐘家父子心跳加劇,仿佛遊繳之位已經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