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
大梁城破城刹那,魏嬰就屁滾尿流的逃亡去了。
魏國雖在此刻覆滅,可五國聯軍還沒有到。
隻要他還活著,聯軍就免不了要用他打出旗幟,魏國也未必沒有複國可能!
大梁城的覆滅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餘朝陽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情緒波動。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接下來五國聯軍的反撲,才是真正的重頭戲,硬仗!
要想像一麵旗幟駐紮在此絕非易事,單單是一個後勤就足以拖垮整個秦國。
畢竟此地和秦國大本營間,還間隔著一個韓國。
韓國隻要伸手掐斷補給線,他們瞬間就會成為一支孤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個情況很嚴重,甚至可以說是火燒眉毛。
可為什麼餘朝陽明明知道,卻依舊要把自己逼入險地呢?
那自然是因為……張儀!
以張儀的戰略眼光,不可能看不出韓國在整個戰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五國雖歃血為盟,可架不住韓王是個軟包。
就像嬴駟龍門稱王時,魏嬰打破腦袋想要糊弄過去,可這位爺卻早早練習起了科目二,就想著怎麼讓嬴駟更加舒服。
五國聯軍看似堅不可摧,但更多的卻是大勢所逼,互有各自盤算。
之間的世仇,也不見得比秦魏少。
‘隻要張儀出使韓國,讓韓王放後勤部隊過來,這場仗…未必不能打!’
餘朝陽雙眼如炬,雙拳重重砸在案板之上。
在他的指揮下,所有秦軍瞬間被調動起來,收集金汁的收集金汁,收集滾木巨石的收集滾木巨石。
入目所及,全部都是忙碌身影。
除此之外,他還立下三條軍規:不許私闖民宅、不許燒殺搶掠、不許強搶婦女。
劉邦、劉備早已用親身經曆證明了一件事:得民心者得天下。
反之,他兄長霸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垓下四麵楚歌,十麵埋伏,逃亡路上還被一老者指路撞上漢軍大部隊。
至於餘朝陽本人,則端坐在最醒目的城牆上閉目養神。
他是一軍之軍心所在,所有人都可以忙碌,但他不能,他必須要表現出胸有成竹模樣。
時間,在秦軍忙碌的身影中轉瞬即逝。
依舊是熟悉的日出,熟悉的第一縷陽光。
率先抵達戰場的,是高舉‘楚’字大纛的楚國軍隊。
楚軍遠遠打了個照望,並沒有馬上就展開進攻。
倒也正常,畢竟沒有哪家會傻乎乎的拿自家兵馬同秦消耗。
顯然等其他兵馬齊至,更加符合本國利益。
可餘朝陽又怎會如楚國的願,三更天時,一支人數在五百人左右的輕騎瞬間衝出城門。
領頭的,正是有著大秦戰神之稱的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