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列國開始伐齊,他蘇秦指定會第一個死,以此來平息眾怒。
這也是死間一詞的由來。
望著準備舍生取義的蘇秦,餘朝陽內心並沒有多少波動。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所以…我秦國能得到什麼?”
“伐秦是我,振臂高呼還是我,你蘇秦報答了知遇之恩,趙國沒了東邊威脅,我秦國一點好處都撈不著,為什麼要配合你?”
“你也彆跟我扯齊國如何如何,這天高路遠的,要急也是他趙雍先急。”
這話餘朝陽還真沒有亂說,齊、秦兩國並無邊境接壤,也沒有根本利益上的衝突。
按照範睢提出來的‘遠交近攻’四字方針,秦國要打也應該是打韓、楚、趙三國。
而不是撈不到一點好處的齊國。
蘇秦對此早有預料,畢竟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三言兩語就想秦國賣命顯然不現實。
想要說動秦國,隻能拿實打實的利益!
“今天下可稱棋手者,唯趙、秦、齊、楚四家。”
“待列國伐齊,我王會許諾將宋地割讓與楚,從而換取楚頃襄王出兵相助。”
“屆時,你秦國可從漢中出發,長驅直入!”
“至於能打下來多少,能吃到多少,全憑貴國手段了。”
“貴國伐楚,我國滅齊,這是一場很公平的交易……不是嗎?”
“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餘朝陽笑了,笑得很是滿意。
趙滅齊秦伐楚?
不好意思……秦國全都要!
沙丘之亂這張牌,他可是捏著好久好久了,或許因為時間線以及人物的變動,無法把趙雍活活餓死在沙丘行宮。
但一場內亂指定是跑不了。
在場之人無一不是人精,簡單權衡弊利後,就明白了這對秦國百利而無一害。
既能鏟除齊國這尊大敵,又還能趁機攻伐老鄰居楚國,何樂而不為呢?
而就在幾人準備敲定‘蘇秦間齊’這件事時,一直沒吭聲的羋月不樂意了,幽幽道:
“三年又三年,人生能有幾個三年?”
“文正侯啊文正侯,虧你一世英名,結果連趙雍這驅虎吞狼之計都未曾看出,枉為人臣!”
“依我之見,就得出兵伐趙,以報仇雪恨才對!”
“還有你這個老東西,半截身子都快躺進棺材板了,老老實實安享晚年得了唄,非得出來顯眼。”
“可恨我稷兒不能執掌大權,否則第一個就拿你開刀!”
在羋月的胡攪蠻纏下,這場商談不歡而散。
是夜。
翻來覆去的蘇秦猛然從床榻驚坐而起,一張老臉紅得發燙:
“不是,她是不是有病啊?”
喜歡說好做遊戲,五千年曆史什麼鬼?請大家收藏:()說好做遊戲,五千年曆史什麼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