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通會》說:“申子辰三合局,見亥為亡神;寅午戌三合局,見巳為亡神;巳酉醜三合局,見申為亡神;亥卯未三合局,見寅為亡神。”
以日柱為主來判斷,在月柱和時柱出現亡神影響最重,年柱出現影響較輕。
例如申子辰日出生,見到亥月或亥時,就是這種情況。
《古歌》說:“亡神進入命局,災禍可不輕,用儘計謀心機,內心也不得安寧。”
原注解釋:
‘亡’,是失去之意。
從內部失去,就稱為‘亡’,因為亡神處於五行的臨官之地。
如申子辰屬水局,水的臨官之地在亥,亥中含甲木,甲木會耗泄水的力量如同水被‘盜’),故以亥為申子辰的亡神。
寅午戌屬火局,火的臨官之地在巳,巳中含戊土,戊土會耗泄火的力量,故以巳為寅午戌的亡神。其餘情況以此類推。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亡神”這一神煞的論述既繼承傳統命理框架,又融入了作者對人性與因果的辯證思考。
其核心內容可歸納為以下七個維度:
一、亡神的本質與起源
1.神煞屬性:
亡神源自五行三合局的“臨官”之地,屬於凶煞體係,象征“氣之衰亡”。
例如,申子辰合水局,水之臨官為亥,故亥為亡神。
寅午戌合火局,火之臨官為巳,故巳為亡神。
2.哲學內涵:
袁樹珊在《命理探源》中強調,亡神的本質是“氣數流轉的節點”,既代表危機,也隱含破局之機。
他引用《三命通會》“亡神本非全凶,需觀其與四柱生克”的觀點,認為亡神的吉凶需結合整體命局判斷。
二、亡神的查法與規則
1.起法口訣:
傳統口訣:“寅午戌見巳,亥卯未見寅,申子辰見亥,巳酉醜見申”。
操作細則:以年支或日支為主,其餘地支見者為是。
例如,年支為寅,四柱中見巳即為亡神。
2.禁忌條件:
亡神若逢刑衝克害如巳亥衝)或落空亡,凶性加劇,主牢獄、官非。
辰戌魁罡之地無亡神,因辰戌為天羅地網,與亡神的“氣衰”屬性衝突。
三、亡神的核心作用
1.吉凶兩麵性:
吉性:若亡神為喜用且與天乙貴人、文昌等同柱,主謀略深遠、臨危不亂。
袁樹珊在書中舉例:某命造亡神坐日支,與正印相生,命主官至郡守,善用權謀化解政敵。
凶性:若為忌神且與劫煞、七殺同柱,主性格虛偽、易招災禍。
例如,某命造亡神逢傷官,因詐騙入獄,印證“亡神入命禍非輕”的古訣。
2.性彆差異:
女命亡神若與桃花、紅豔同現,易因感情糾紛破財;若與天德、月德同柱,可化解凶性,主旺夫益子。
袁樹珊特彆指出,女命時柱帶亡神,需防子女早夭或晚年孤獨,但可通過積德行善緩解。
四、亡神的延伸應用
1.四柱位置影響:
年柱:主祖上陰德不足,早年家運動蕩。
若年柱亡神被天德貴人化解,反主家族複興。
月柱:影響事業與社交,易遇職場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