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海子平》記載:“十惡大敗日包括甲辰、乙巳、壬申、丙申、丁亥、庚辰、戊戌、癸亥、辛巳、己醜,共十個日柱。”
以日柱乾支為判斷核心,年柱、月柱、時柱出現這些乾支則不算即僅日柱為上述十日之一才論“十惡大敗”)。
《三命通會》指出:“此煞入命,未必都主凶禍。”
《協紀辨方》補充:“若命局中同時帶有天德貴人或月德貴人化解災禍的吉神),則無需忌諱;若遇歲建流年地支)、月建月令地支)或太陽吉神)填實空亡即空亡地支在流年或月令中出現),也可化解忌諱。唯有癸亥日較為特殊,因其乾支處於甲寅旬中癸亥為甲寅旬最後一日),天乾癸水祿位在子,地支亥水為水之帝旺,而甲寅旬中子醜空亡,導致“乾支之氣俱儘”,即使有吉神化解,仍需謹慎對待潛在風險。”
《通書》進一步解釋成因:
甲祿在寅:甲辰旬中寅、卯空亡,故甲辰日甲坐辰)、乙巳日乙坐巳)因甲、乙之祿位寅、卯)空亡,稱為“無祿日”。
庚祿在申:甲戌旬中申、酉空亡,故庚辰日庚坐辰)、辛巳日辛坐巳)因庚、辛之祿位申、酉)空亡,稱為“無祿日”。
丙戊祿在巳:甲午旬中辰、巳空亡,故丙申日丙坐申)、戊戌日戊坐戌)因丙、戊之祿位巳)空亡,稱為“無祿日”。
丁己祿在午:甲申旬中午、未空亡,故丁亥日丁坐亥)、己醜日己坐醜)因丁、己之祿位午)空亡,稱為“無祿日”。
壬祿在亥:甲子旬中戌、亥空亡,故壬申日壬坐申)因壬之祿位亥)空亡,稱為“無祿日”。
癸祿在子:甲寅旬中子、醜空亡,故癸亥日癸坐亥)因癸之祿位子)空亡,稱為“無祿日”。
這十日因天乾祿位在所屬旬中逢空亡,導致“祿氣斷絕”,故名為“無祿日”,又稱“十惡大敗”。
說明:
1.核心概念解析:
祿位空亡:天乾的“祿”為臨官位如甲祿在寅,即甲木在寅地支為最強旺位),若該祿位地支在日柱所屬旬中為空亡如甲辰旬中寅卯空亡),則稱“無祿”,象征財祿根基虛浮。
填實:指空亡地支在流年歲建)、月令月建)或吉神太陽)中出現,填補空缺,使祿氣恢複,如甲辰旬寅卯空,若流年為寅或卯,則寅卯填實,減輕無祿之凶。
2.特殊日柱癸亥:
癸亥日為甲寅旬最後一日,天乾癸祿在子空亡),地支亥為水旺之地,看似強旺實則“氣儘”旬末象征能量衰退),故即使得吉神化解,仍隱含“盛極而衰”的風險,需單獨說明。
3.邏輯分層:
先列口訣,再定查法僅看日柱),後分述吉凶條件吉神化解、填實不忌),最後詳解每個無祿日的成因祿位與空亡的關係),層層遞進,符合古文論述邏輯。
4.術語規範:
“歲建月建”譯為“流年地支、月令地支”,“太陽”保留吉神名稱並加注“吉神”,確保非專業讀者理解;
“乾支俱儘”解釋為“乾支處於旬末,祿位空亡且氣數將儘”,避免歧義。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十惡大敗是極凶的神煞,包括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醜、庚辰、辛巳、壬申、癸亥這十日,八字日柱逢之即是。
它是六甲旬中十個日值祿入空亡日,如甲祿在寅,甲辰旬中寅卯為空亡,寅卯所對的辰巳為“虛”,所以甲辰、乙巳二日為無祿,以此類推。
命理學認為,十惡大敗日生人,生不帶祿,不能承襲祖上的官職、產業,不會持家,掙錢無門,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
不過,若內有吉神相扶,貴氣相輔,則可為吉論,如與天月二德並者不忌。
此外,《元白經》提到,如庚戌年見甲辰日,辛亥年見乙巳日等,以年支乾衝日支乾,無祿為忌,餘悉無妨。
總體來說,十惡大敗雖被視為凶煞,但也需結合八字整體及其他神煞等綜合判斷,不能僅據此就斷定一個人的命運好壞。
“”的核心內容可從以下六個維度展開,結合傳統命理邏輯與現代辯證視角,揭示其深層內涵:
一、本質定義與核心邏輯
1.十惡大敗的本質
十惡大敗是六甲旬中十個“祿位空亡”的日柱,對應十天乾在十二長生中的“無祿”狀態。
例如:
甲祿在寅,甲辰旬中寅卯為空亡,故甲辰日為無祿日。
乙祿在卯,乙巳日同屬甲辰旬,卯落空亡,故乙巳日為無祿日。
其餘八日丙申、丁亥、戊戌、己醜、庚辰、辛巳、壬申、癸亥)均因所在旬的祿位空亡而被歸入十惡大敗。
本質:祿位象征俸祿、資源與機遇,空亡則意味著“無祿可依”,傳統命理認為此日生人易陷入資源匱乏、機遇缺失的困境。
2.名稱由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惡:源自律法中的“十惡不赦”,喻指極凶。
大敗:源自兵法“大敗無一生還”,喻指徹底失敗。
無祿:直接點明祿位空亡的核心特征。
二、查法規則與具體日柱
1.查法口訣
甲辰乙巳與壬申,丙申丁亥及庚辰,
戊戌癸亥加辛巳,己醜都來十位神。
年柱無關:僅以日柱判斷,如甲日見甲辰、乙日見乙巳等;
六甲旬對應:每旬兩個無祿日,如甲辰旬甲辰、乙巳)、甲午旬丙申、戊戌)等。
2.具體日柱與祿位空亡
日柱所屬旬祿位空亡地支
甲辰甲辰旬甲祿寅寅卯
乙巳甲辰旬乙祿卯寅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