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陳素庵曰:四柱取格為真,固宜審酌。十乾遇合而化,尤貴推尋。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流濕,丁壬合而化木成林,並戊癸合而化火,皆陰陽而同心。
譯文:
陳素庵說:確定四柱的格局真偽,固然需要仔細斟酌。
十天乾相遇而化合的情況,更需要深入探究。
甲己相合化為土,乙庚相合化為金,丙辛相合化為水,丁壬相合化為木,戊癸相合化為火,這都是陰陽二氣同心交感的結果。
注解:
1.核心原則:提出"陰陽同心"為合化本質
2.化氣分類:係統列舉五組天乾合化
3.學術定位:強調合化理論在命理學中的重要性
原文:
甲遇兩己、己遇兩甲兮,凡二則爭而非化。甲畏庚克、己畏乙克兮,但遇一則妒而相侵。有丁有壬雙露,則其局必敗。或丁或壬單見,則為害不深。
譯文:
但如果甲遇到兩個己,或己遇到兩個甲,就會因爭合而無法成化。
甲畏懼庚金克製,己畏懼乙木克製,若四柱中出現其中一種克製關係,就會產生妒合相爭的現象。
若丁壬兩乾同時透出天乾,那麼化局必然失敗;若隻有丁或壬單獨出現,則危害不大。
注解:
1.爭合現象:兩乾爭合一乾導致合化失敗
2.妒合機製:克合關係引發五行衝突
3.丁壬特例:雙透必敗,單透無害的特殊規則
原文:
總之,克我我生之木金,忌其相見。生我我克之水火,喜其加臨。若辨化局之假真,全察地支之情勢,先觀月氣,乃化。神根本之鄉,更重時支,必化。神生旺之地,時趨絕處,化必不成。
譯文:
總的來說,對於克我者和我生者如木金),要避免它們同時出現;對於生我者和我克者如水火),則歡迎它們到來。
判斷化局的真假,需全麵考察地支的配合情況:首先看月令之氣是否為化神的根基,其次看時支是否為化神的生旺之地。
若時支處於化神的絕地,化局必定不成。
注解:
1.五行生克原則:確立化局的喜忌標準
2.地支考察要點:
月令為化神本氣
時支需生旺
忌化神死絕
3.邏輯遞進:先觀月氣,再查時支
原文:
月屬他神,化尤難冀。年支稍遠,亦須與化無乖。日支較親,更求與化有濟。至行運有吉凶,同原柱之則例。遇助化之物,則氣勢加隆。值破化之神,則程途不利。
譯文:
若月令屬於其他五行,化局也難以成功。
年支雖距離較遠,也需與化神不衝突;日支與日主關係密切,更要對化局有幫助。
行運的吉凶判斷,與原局規則相同:遇到助化之物則氣勢增強,遇到破化之神則運程不利。
注解:
1.地支配合要求:
月令需為化神本氣
年支不得衝突
日支必須助力
2.行運規則:
助化則吉
破化則凶
3.動態平衡:強調原局與行運的一致性
原文:
化神一路如意,通顯無疑。化神一字還原,災厄立至。然而局多變化,即假格兮,得運亦可成真。理實圓通,雖克神兮,合宜亦非深忌。至於取必辰字,謂龍飛方是化神。則凡遭遇寅支,彼虎變寧無化意。況五行各異愛憎,且一庫有何情致。若此荒唐,亟宜廢置。
譯文:
若化神一路順遂,必然顯貴;若化神被破壞還原,災禍立至。
但命局變化多端,即使是假格,若行運幫扶也能成真;命理本就圓通,即使有克製之神,若配合得當也不必深忌。
至於必須取辰字為化神所謂"龍飛方是化神"),但若遇到寅支,難道就沒有化神之意嗎?
況且五行各有喜好憎惡,僅憑一個墓庫又有何特殊意義?
這種荒謬的說法,應儘快摒棄。
注解:
1.化局成敗關鍵:
化神順逆決定吉凶
假格行運可成真
2.批判機械論:
反對"逢辰則化"的片麵觀點
強調五行生克的複雜性
3.學術立場:主張辯證看待傳統理論
原文:
按:十乾遇合而化,尤貴推詳。觀此尤字,可見論命首重化局,次論其他。至甲遇兩己、己遇兩甲,有丁有壬,或丁或壬雲雲,可不拘忌。觀其若辨化局之假真,全察地支之情勢。即假格兮,得運亦可成真。雖克神兮,合宜亦非深忌雲雲。即可了然矣。
譯文:
按語:十天乾相遇而化合的情況,尤其需要詳細推究。
從文中"尤"字可以看出,論命應首先重視化局,其次再論其他格局。
至於甲遇兩己、己遇兩甲,或丁壬雙透、單透等情況,不必過於拘泥禁忌。
文中強調判斷化局真假全在地支配合,假格得運可成真,克神合宜不深忌等觀點,已將化局本質揭示清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注解:
1.方法論定位:"尤"字確立化局的首要地位
2.學術突破:提出假格行運可成真的動態理論
3.實踐指導:強調地支配合的關鍵作用
原文:
至書有逢龍則化之說,乃指甲己遁戊辰,故化土。乙庚遁庚辰,故化金。丙辛遁壬辰,故化水。丁壬遁甲辰,故化木。戊癸遁丙辰,故化火。世俗不明此理,誤謂四柱有辰字,乃作化局論。無辰字,不作化局論。此皆不善讀古書者,故素庵先生辭而辟之。
譯文:
至於“逢龍則化”的說法,本指甲己合化土需遁得戊辰時,乙庚合化金需遁得庚辰時,丙辛合化水需遁得壬辰時,丁壬合化木需遁得甲辰時,戊癸合化火需遁得丙辰時。
世俗之人不明此理,錯誤地認為四柱中有辰字即可成化局,無辰字則不能化。
這都是不善讀古書的表現,因此素庵先生特彆加以駁斥。
注解:
1.合化本質:需結合五鼠遁法確定化神
2.批判誤區:機械套用"辰字"的錯誤觀念
3.學術貢獻:澄清古籍中"逢龍則化"的真實含義
原文:
又曰:凡看命,先看有無合化,若日乾或與月乾相合,或與時乾相合,化作他神,則生克俱變矣。化木以木論生克,化火以火論生克。
譯文:
又說:凡是看命,首先要看是否有合化現象。
若日乾與月乾或時乾相合化為其他五行,那麼生克關係就會完全改變。
例如化木則以木論生克,化火則以火論生克。
注解:
1.方法論原則:合化優先於普通生克
2.理論創新:提出化氣五行獨立生克體係
3.實踐意義:改變傳統命理分析的邏輯順序
原文:
雖己合甲仍是土,庚合乙仍是金。然單己之土,丁壬兩見,自以印財論。合甲之土,丁壬兩見,即以木論矣。獨庚之金,戊癸兩見,自以印傷論。合乙之庚,戊癸兩見,即以火論矣。
譯文:
雖然己合甲本質仍是土,庚合乙本質仍是金,但單獨出現的己土遇到丁壬,仍以印財論;而合甲後的己土遇到丁壬,則需以木論。
同理,單獨出現的庚金遇到戊癸,以印傷論;合乙後的庚金遇到戊癸,則需以火論。
注解:
1.本氣與化氣的區彆:
本氣生克與化氣生克的不同應用
合化後的五行屬性優先原則
2.具體案例分析:通過實例說明化氣轉換規則
原文:
凡化局之成否,化神之喜忌,已詳前篇。若舊書所載,某局生某月則化,不生某月則不化,亦不儘然。如雲甲乙生辰月不化,中有木氣也。見戊字有損,亦為妒合也。
譯文:
化局的成敗與化神的喜忌,前篇已詳細論述。
至於舊書所說"某局生某月則化,不生某月則不化",並不完全正確。
例如甲乙生辰月不化,是因為月令中有木氣;若見戊字則可能因妒合而受損。
注解:
1.批判月令決定論:
指出傳統理論的局限性
強調五行生克的複雜性
2.妒合機製:解釋戊字對甲乙合化的影響
原文:
乃又雲:甲己得戊辰時,化土方真。既取辰,又取戊,不自相矛盾乎?若柱中辰戌醜未全見,此反不能化,蓋四支雖皆土氣,然互相衝擊,不成化局矣。
譯文:
但舊書又說"甲己得戊辰時化土方真",既取辰又取戊,豈非自相矛盾?
若四柱中辰戌醜未俱全,反而無法成化,因為四支雖同為土氣,卻互相衝克破壞。
注解:
1.邏輯矛盾:指出舊說的自相矛盾之處
2.地支悖論:全墓庫反而不化的特殊現象
3.學術價值:揭示地支組合的複雜性規律
原文:
要知看天乾易,看地支難。不特化神,貴生旺,忌死絕,更須字字理會,孰能助化,孰能破化。
孰助化而反伏破損,孰損化而仍可調停。
譯文:
要知道看天乾容易,看地支困難。不僅化神要生旺忌死絕,更要字字分析:哪些地支能助化,哪些會破化;哪些看似助化實則暗藏破損,哪些看似破化仍有調和可能。
注解:
1.分析難點:地支組合的複雜性
2.考察維度:
生旺死絕狀態
助化破化因素
暗藏的生克關係
3.實踐要求:精細化地支分析
原文:
至於行運,又須細看日主情勢、化神意向而變通推測之,總不可粗心率略也。更有柱中化局不真,而行運一路助化亦能榮達。但此運過後,依然不利耳。
譯文:
行運時更要結合日主強弱與化神意向靈活推斷,不可粗率大意。
有些命局化局不真,但行運一路助化也能顯貴,不過運過之後仍會不利。
注解:
1.動態分析:結合原局與行運的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