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格總論
原文:
日主無根,勢屈不堪培植。他神滿局,黨多難以伏降。貴達權以通變,宜舍弱以從強。從殺其常,正官理應同例。從財固美,食傷力亦相當。
惟印多則無從理,蓋母眾反作子殃。凡所從之神,被克則為破局。此已棄之命,逢根即屬不祥。從神遭遇資扶,知福力之深厚。從神輾轉生育,喜秀氣之發揚。從之上者,則貴登台閣。
從之次者,亦富擁倉箱。若歲運不齊,豈終身能無少馭。苟製化有道,則大局仍自無妨。更有主帶微根,真雜假而未淨,運行棄局,假成真而亦昌。但運過還防凶發,必局純乃得福長。
譯文:
日主無根虛浮,無法受生扶。
其他五行滿局強盛,難以製伏。
通達者知變通,宜舍弱從強。
從殺為常法,從正官同理。
從財為佳,從食傷亦然。
惟印多不可從,母旺反克子。
所從之神被克則破局,日主逢根亦凶。
從神得生扶主福厚,輾轉相生主秀氣發揚。
上等從格貴至三公,次等亦富甲一方。
若歲運不濟,難免災禍;製化得宜,則無大礙。
日主微根,假從混雜,行運棄局可轉吉,但運過仍凶,局純方得久福。
注解:
1.從格條件:日主無根,其他五行黨眾,如《滴天髓》"從得真者隻論從"
2.印多不從:印為母,母眾子弱,反成水多木漂
3.局純福長:從格需純粹,混雜則易反複
《三命通會》佐證:
"從格者,如人臣遇君,不敢抗也。"
二、從格細則
原文:
又曰:凡看日主無根,滿柱皆官,則當從官。滿柱皆殺,則當從殺。滿柱皆財,則當從財。滿柱皆食,則當從食。滿柱皆傷,則當從傷。若滿柱皆印綬,則無從理。蓋柱皆生助,日主旺甚無依,決矣。
凡從何神,隻要此神生旺則吉。若從神受克,日主逢根,則凶。其不同者,從官、從殺,隻喜生官、生殺及官殺運。從財,從食、傷,固喜生財、食、傷及財、食、傷運。即財再生官殺,食傷複生財,皆可。
此其定理也。然又須看日主情勢何如。所從之神,意向安在,而變通推測之,無不驗矣。
譯文:
日主無根,滿局正官則從官,七殺則從殺,財星則從財,食神則從食,傷官則從傷。
滿局印綬不可從,因印生身反致旺極無依。
從格以所從之神生旺為吉,受克或日主逢根則凶。
從官殺喜行生官殺運,從財食傷喜行生財食傷運,財生官殺、食傷生財亦佳。
但需結合日主情勢與所從之神意向靈活推斷。
注解:
1.從官與從殺:從官需行財官運,從殺需行印比運化殺或助殺)
2.食傷生財:從食傷格喜行財運,食傷生財為流通
《子平真詮》佐證:
"從格有從財、從官、從殺、從食傷,各隨其類。"
三、從格與傳統理論對比
原文:
或曰:舊但取從殺、從財,今複取從官、從食、從傷,其理何出。蓋不知命理,惟取生克。克我之殺可從,則克我之官何不可從。
我克之財可從,則我生之食、傷何不可從。古今命如是者甚多,術家未之遍考耳。至於從局,動雲棄命。豈有命而可棄者乎?
蓋從神強甚,譬之馬馳峻阪、舟飽疾風,非人力所及製,若強欲收頓,必有顛墜覆溺之憂。不若縱其所如,而駕馭得宜,則馬與舟仍為我用耳,此棄乃不棄也。
譯文:
或問:傳統僅取從殺、從財,今為何增從官、從食傷?
蓋因命理本於生克:克我之殺可從,正官亦然;我克之財可從,食傷亦然。
古今此類命例甚多,術家未遍考。
所謂"棄命",非真棄命,乃從神強如馬馳陡坡、舟乘疾風,強行製伏反致災,順其勢駕馭方為上策。
注解:
1.生克邏輯:從官與從殺同理克我者強),從食傷與從財同理我生者強)
2.棄命真意:順從旺勢,非真舍棄日主,如《滴天髓》"順逆不齊也,不可逆者,順其勢而已矣"
按語補充:
陳素庵突破傳統僅從殺財的局限,提出從官食傷,符合《滴天髓》"順逆"理論,劉基注雲"權在一人,可順而不可逆"。
四、從格歲運影響
原文:
或曰:不可強製,信矣。行運生扶日主,何以不可。不知身在峻阪之上,疾風之中,乃馬與舟而求自全,豈不速敗乎?
譯文:
或問:不可強製,為何行運生扶日主不可?
答:日主如處陡坡、急風中,強行生扶反致速敗。
注解:
1.生扶忌運:從格忌行印比運幫扶日主,如《神峰通考》"從殺格行印運,殺印相生反吉"需具體分析)
注:陳素庵從格理論拓展了傳統命理,強調生克本質與靈活變通,需結合具體八字及歲運綜合判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文:
按:從財、從殺,子平言之久矣,今素庵先生又謂正官食傷,無不可從。驟視之,似為創格。其實本之《滴天髓·順逆篇》所謂順逆不齊也,不可逆者,順其勢而已矣。
劉誠意伯注雲:權在一人,可順而不可逆。二人同心,可順而不可逆。證以子平從財從殺,素庵從正官從食傷之說,其理益明。
譯文:
按:從財、從殺之法,子平命理早有論述,今陳素庵先生提出正官、食傷亦無不可從。
乍看似為創新,實則源於《滴天髓·順逆篇》"順逆不齊,不可逆者順其勢"之理。
劉誠意伯注雲:權柄在一人之手,可順不可逆;二人同心,亦需順其勢。以子平從財從殺、素庵從正官食傷之例觀之,此理更明。
注解:
1.從財從殺:傳統命理認為,日主極弱時可順從財星或七殺之勢,如《子平真詮》"從財格要財星生旺"
2.正官食傷可從:陳素庵突破傳統,提出正官克我者)、食傷我生者)若極旺,亦可成從格
3.《滴天髓》順逆論:"順逆不齊也,不可逆者,順其勢而已矣",強調順應五行旺勢
4.劉基注:"權在一人"喻七殺獨旺可從,"二人同心"喻食傷同氣可從,均需順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