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又曰:八字用神,專憑月令。月無用神,始尋格局。月令本也,外格末也。今人不知輕重,拘泥格局,執假失真。故見戊生甲寅之月,時上庚申,不以為明殺有製,而以為專食之格,逢甲減福。
丙生子月,時逢巳祿,不以為正官之格,歸祿幫身,而以為日祿歸時,逢官破局。辛日透丙,時逢戊子,不以為辛日得官逢印,而以為朝陽之格,因丙無成。財逢時殺,不以為生殺攻身,而以為時上偏官。
譯文:
又說:八字用神專憑月令,月令無用神時才尋外格。
月令是根本,外格是枝節。
今人不知輕重,拘泥外格,執假失真。
例如戊生甲寅月,時柱庚申,本為明殺有製庚金製甲木),卻誤作專食格戊食庚申),認為逢甲減福。
丙生子月,時柱巳祿,本為正官格子中癸水為正官),卻誤作日祿歸時格,認為逢官破局。
辛日透丙,時柱戊子,本為辛日得官逢印丙為正官,戊為印),卻誤作朝陽格丙戊為朝陽),因丙無成。
財逢時殺,本為生殺攻身財生殺克身),卻誤作時上偏官格。
注解:
1.用神與外格關係:
月令有用神→優先取正格
月令無用神→方取外格
2.典型錯誤案例:
戊生甲寅月→明殺有製甲庚衝)≠專食格
丙生子月→正官格癸水)≠日祿歸時
3.學術批判:
批評今人混淆正格與外格
強調明殺有製等正格優先
原文:
癸生巳月,時遇甲寅,不以為暗官受破,而以為刑合成格。癸生子月,酉日亥時,透戊坐戌,不以為月劫建祿,用官通根,而以為拱戌之格,填實不利。
辛日坐醜、寅年亥月卯時,不以為正財之格,而以為填實拱貴。乙逢寅月,時遇丙子,不以為木火通明,而以為格成鼠貴。如此謬論,百無一是。此皆由不知命理,妄為評斷也。
譯文:
癸生巳月,時柱甲寅,本為暗官受破巳中丙火官星被寅刑),卻誤作刑合成格。
癸生子月,酉日亥時,透戊坐戌,本為月劫建祿子水劫財)用官通根戊官通根戌),卻誤作拱戌格,認為填實不利。
辛日坐醜,寅年亥月卯時,本為正財格寅卯木為財),卻誤作填實拱貴。
乙逢寅月,時柱丙子,本為木火通明寅木生丙火),卻誤作鼠貴格丙子為鼠貴)。
如此謬論,百無一是,皆因不知命理妄斷所致。
注解:
1.錯誤案例解析:
癸生巳月→暗官受破寅刑巳)≠刑合格
癸生子月→建祿用官戊通根戌)≠拱戌格
2.正格與外格混淆:
正財格寅卯財)≠拱貴格
木火通明丙火透)≠鼠貴格
3.根本原因:
缺乏對正格的正確理解
盲目套用外格術語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命理探源》中的“論時說拘泥格局”是對八字命理學中機械套用傳統格局理論的係統批判,重點討論如何避免僵化取格,強調結合實際命局靈活分析。
袁樹珊結合傳統命理理論與實踐經驗,提出了格局分析的辯證思維與實用原則。
以下是其主要內容的歸納:
一、核心批判:傳統格局理論的局限性
1.舍本逐末:忽視月令用神的根本地位
袁樹珊指出,月令是八字的核心,用神應優先從月令中取用,外格僅適用於月令無用神的特殊情況。
例如:
若月令藏乾透出為用神如丙生子月透癸水正官),應直接以月令正官格論,而非強行套用外格如“日祿歸時”)。
今人因不明此理,常將七殺格誤判為“專食格”,或將正官格誤判為“朝陽格”,導致吉凶顛倒。
2.執假失真:外格的濫用與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