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有體用,不可以一端論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
有以日主為體,提綱之食神、財官皆為我用。日主弱,則提綱有物幫身,以製其強神者,皆為用。有以提綱為體,喜神為用者,日主不能用乎提綱矣。提綱、財官、食神太旺,則取年月時上印比生助為喜神而用之。提綱印比太旺,則取年月時上食傷財官為喜神而用之。此二者乃體用之正法也。
譯文:
命理之道有體用之分,不可一概而論。關鍵在於扶持與抑製得當。
有以日主為體,提綱月令)的食神、財官皆為我所用。
若日主衰弱,提綱中有幫扶之物如印比)以製衡強旺之神,即為用神。
有以提綱為體,取喜神為用者,此時日主已無法主導提綱。
若提綱中財官食神過旺,則取年月時上的印星、比劫為喜神;若提綱中印星、比劫過旺,則取食傷、財官為喜神。
此為體用的正宗法則。
注解:
1.體用關係:體為命局核心,用為輔助平衡要素
2.提綱為體:月令為命局根基,體現五行旺衰
3.印比生助:印星生身)、比劫助身)
4.食傷財官:食傷泄秀)、財官耗身)
原文:
有以四柱為體,暗神為用者,必四柱俱無可用,方取暗衝暗合之神。有以四柱為體,化神為用者,四柱有合神、無用神,即以四柱為體,而以化合之神為用。有以化神為體,四柱為用者,蓋化之真者,化神即為體,取四柱中與化神相生相克者為用。
譯文:
有以四柱整體為體,取暗神未明現的乾支)為用者,需四柱無明顯可用之神,方取暗衝暗合之神。
有以四柱為體,取化神合化五行)為用者,若四柱有合神而無用神,即以合化五行作為用神。
有以化神為體,四柱為用者,若化氣純正,化神即為核心,取四柱中與化神相生相克者為用。
注解:
1.暗衝暗合:如子衝午、寅合亥等隱秘作用關係
2.合神化神:如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等
3.化之真者:需月令支持且天乾透出化神
原文:
有以四柱為體、歲運為用者,四柱中太過不及,用歲運琢削滋助之。有以喜神為體,輔喜之神為用者,蓋所喜之神不能自用,則以為體,而用輔喜之神。有以格象為體,日主為用者,格局氣象、及暗神、化神、忌神、克神皆成一個體段,卻是一麵氣象,與日主無乾,或傷克日主太過,或幫扶日主太過。中間要辨體用,又無形跡,隻得用日主自引生喜之神,彆求一個活路。
譯文:
有以四柱為體,歲運為用者,針對四柱的太過不及,用歲運進行損益調整。
有以喜神為體,取輔助喜神為用者,若喜神無力,則以喜神為體,取生助喜神之物為用。
有以格局氣象為體,日主為用者,當格局形成獨立氣象如專旺格、從格),與日主無關,或嚴重傷克幫扶日主時,需通過日主自引生喜神,另尋生機。
注解:
1.歲運琢削:大運流年對命局的動態影響
2.輔喜之神:如喜神為火,取木生火為用
3.格象為體:如炎上格、稼穡格等特殊格局
原文:
有用過於體者,如用食神,而財官儘行隱伏,則太發露浮散。有體用各立者,體用皆旺,不分勝負,行運又無輕重上下,則各立之。有體用俱滯者,如木火俱旺,不遇金土,則俱滯之,不可一端定也。
然體用之用,與用神之用有分彆。若以體用之用為用神,固不可。舍此彆求用神,亦不可。隻要斟酌體用真確,而取其最要緊者為用神,即二三用神亦得,須抑揚其輕重,毋使有餘不足可也。
譯文:
有用神力量超過體者,如用食神卻財官不顯,反主浮散。
有體用力量均衡者,體用皆旺且行運無偏頗,二者並立。
有體用俱停滯者,如木火過旺而無金土製衡,需待歲運激活。
體用的“用”與普通用神不同,既不能直接等同,也不可完全脫離。
關鍵在於精準判斷體用關係,選取最關鍵者為用神,即使多個用神並存,也需調整輕重,避免失衡。
注解:
1.用過於體:用神力量過強反成忌神
2.體用各立:體用力量相當,需歲運引發
3.體用俱滯:五行流通受阻,需通關之神
4.抑揚輕重:根據五行生克調整用神力量
注:此段係統闡述命理體用關係的七大法則,通過日主、提綱、四柱、化神、歲運等不同層麵,揭示體用變化的內在規律。
強調"體用真確"與"輕重平衡"的核心原則,體現傳統命理學"辨證施治"的哲學思想。
引用《子平真詮》"用神變化"理論,結合具體命例驗證,構建完整的命理分析框架。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命理探源》中的“論體用”是四柱命理學的核心理論之一,主要探討八字命局中“體”與“用”的辯證關係及其在命理推斷中的應用。
結合傳統哲學思想與命理學實踐,袁樹珊係統闡述了體用的定義、分類、相互作用及實際運用原則,其核心內容可歸納如下:
一、體用的哲學內涵與命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