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兩氣合而成象,象不可破。
譯文:
兩種五行之氣相互配合形成特定格局,這種格局不可被破壞。
注解:
"兩氣"指五行中相生或相克的兩種元素,如木與火、火與土等。
"成象"指形成穩定的能量形態,例如木火相生構成"木火通明"之象。
"象不可破"強調此格局需保持純粹,若遇克製元素如木火格見金),則破壞平衡。
此句為兩氣成象理論的總綱,揭示格局穩定性的重要性。
原文:
天乾屬木,地支屬火。天乾屬火,地支屬木。若見金即破。餘仿此。
譯文:
若天乾透木、地支藏火,或天乾透火、地支藏木,形成木火相生之象。
此時若見金如申酉金)克製木,則破局。
其他五行組合如水木、火土等)亦依此規則類推。
注解:
此段以木火為例,說明兩氣成象的具體形態:
1.天乾透木:木為陽乾甲、乙),象征外在表現。
2.地支藏火:火為地支藏乾如寅中藏丙火),象征內在根基。
3.金破局:金克木,直接破壞木火相生的鏈條,導致格局失衡。
此例體現"象不可破"的核心原則:格局需內外相生,忌見克神。
原文:
五行聚而成形,形不可害。
譯文:
五種五行之氣彙聚形成完整形態,這種形態不可被損害。
注解:
"五行聚"指五行相生有序,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循環鏈條。
"成形"指五行能量達到動態平衡,如樹木需水、火、土、金共同作用才能成材。
"不可害"強調五行缺一不可或過旺過衰,否則破壞整體平衡。
此句為五行聚形理論的核心,揭示五行協同的重要性。
原文:
如木必得水以生之,火以行之,土以培之,金以成之。五者聚而成形,或過或缺則害。餘仿此。
譯文:
以木為例,需水滋養、火推動、土培育、金規範,加上木自身,五行齊聚方成完整形態。
若其中某行過多或過少,均會損害整體。
其他五行如火、土、金、水)亦依此規則類推。
注解:
此段以木為例詳解五行聚形:
1.水以生之:水為木之印星,滋養根基。
2.火以行之:火為木之食傷,推動能量流通。
3.土以培之:土為木之財星,提供物質基礎。
4.金以成之:金為木之官殺,規範生長方向。
5.木自身:日主核心,需得時得地。
此例體現五行缺一不可,如木旺無金則肆意生長,火旺無土則火勢失控。
原文:
獨象喜行化地,而化神要昌。
譯文:
單一五行獨旺的格局如曲直格、炎上格),喜行生助其化神的運勢,且化神需旺盛有力。
注解:
"獨象"指專旺格,如木旺成"曲直格"。
"化神"指生助獨象的五行,如木旺需火木生火)流通能量。
"化地"指火運巳午未)。
此句強調專旺格需通過化神食傷)泄秀,避免五行壅滯。
例如,曲直格逢火運可成"木火通明",若逢金運則破局。
原文:
一氣者為獨,曲直、炎上之類是也。所生者為化神,化神昌旺,則其氣流行。
譯文:
單一五行獨旺稱為"獨象",如曲直格木旺)、炎上格火旺)。
獨象所生的五行為化神,化神旺盛則五行之氣得以順暢流通。
注解:
此段詳解獨象與化神的關係:
1.獨象類型:
曲直格:木旺成勢,需火泄秀。
炎上格:火旺成勢,需土泄秀。
2.化神作用:
化神食傷)為獨象的出口,避免能量過旺導致失衡。
化神需得令得地,如曲直格見巳午火為化神昌旺。
此例體現專旺格需通過化神轉化能量,而非強行克製。
原文:
全象喜行財地,而財神要旺。
譯文:
三合或三會形成的完整格局如寅午戌火局),喜行財星旺盛的運勢,且財星需強旺有力。
注解:
"全象"指三合局如寅午戌合火)或三會局如亥子醜會水)。
"財地"指財星當令之地,如火局喜土火生土為財)。
此句強調全象需通過財星妻財)發揮作用,避免五行過旺無製。
例如,寅午戌火局逢土運辰戌醜未)可成"火土相生",若逢水運則破局。
原文:
三合者為全,主旺喜行財旺之地。形全者宜損其有餘,形缺者宜補其不足。
譯文:
三合局如申子辰水局)為完整格局,五行主旺者喜行財星旺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