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三十二則(二)_命理探源【譯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命理探源【譯注】 > 議論三十二則(二)

議論三十二則(二)(2 / 2)

原文:

此三死者,非其命也,人自取之。

譯文:

這三種死亡情況,並不是天命注定的,而是自己造成的。

注解:

此三死者:“此”指代前文提到的三種死亡情況,“者”用於指代“……的情況”,即“這三種死亡情況”。

非其命也,人自取之:與前文孔子回答的總起句重複,起到總結強調的作用,再次點明核心觀點——這三種死亡並非天命,而是人為導致。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命理探源》中的“議論三十二則·二”主要圍繞八字命理學的核心理論展開,重點探討五行生克、十神關係與命局平衡的辯證邏輯,其核心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麵:

一、五行生克的動態平衡與“病藥”理論

袁樹珊在此部分以“中和為貴”為綱,提出命局的吉凶本質在於五行能量的動態平衡。

他以醫學為喻,將命局失衡稱為“病”,將調候補救稱為“藥”,強調“病重而得藥,大富大貴之人也;病輕而得藥,小富小貴之人也;無病無藥,不富不貴之人”。

這一論述突破了傳統命理學僅以旺衰論吉凶的局限,轉而關注五行生克的實際效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例如,若日主過旺病),需以官殺克製或食傷泄秀藥);若日主過弱病),則需印星生扶或比劫助身藥)。

同時,他指出“無病無藥”並非吉兆,因缺乏五行製衡的命局往往流於平庸,呼應了《洛書》中“五行相克之序”的宇宙觀。

二、十神係統的人事映射與辯證應用

袁樹珊結合天乾五合、地支六合等規則,係統解析十神如正官、七殺、正印、偏財等)的吉凶轉化規律。

他強調十神的性質並非固定,需結合命局整體組合判斷:

1.吉神需護衛:如正官代表事業成就,但需印星生扶官印相生)或財星滋養財官相生),否則易因孤立無援而失效。

2.凶神要製化:七殺象征壓力與挑戰,但若得食神製伏食神製殺)或印星化泄殺印相生),則可轉化為權力與威望。

3.生克關係的複雜性:例如偏財生官殺、官殺生印梟的循環相生鏈,以及偏財克印星、印星克食傷的隔位相克鏈,需綜合判斷力量強弱與陰陽屬性。

三、乾支互動的深層邏輯與命局層次

袁樹珊深入分析天乾與地支的互動機製,提出“天乾為氣,地支為形”的理論:

1.支藏人元的重要性:地支不僅承載五行本氣,還暗藏天乾餘氣如寅藏甲丙戊、巳藏丙庚戊),這些餘氣往往決定命局的潛在特質。

例如,若日支為寅木且透丙火,則形成“木火通明”的貴格,主才華橫溢。

2.乾支生克的遠近效應:相鄰乾支的生克力量顯著強於遙隔乾支,如月乾對日主的影響大於年乾。

同時,地支刑衝合害如寅申衝、子醜合)會改變五行能量的分布,需結合神煞與大運綜合考量。

3.陰陽和合的終極原則:袁樹珊主張命局需達到“陰陽和合”,即陽乾需陰支製衡,陰乾需陽支激發。

例如,甲木陽)生於子月陰),需丙火調候以化水生木;乙木陰)生於酉月陰),則需庚金剪裁以成棟梁。

四、從格理論的爭議與實踐準則

針對傳統命理學中的“從格”問題,袁樹珊提出批判性見解:

1.從格成立的嚴苛條件:他指出《淵海子平》等古籍對從格的定義模糊,實際應用中需滿足“日主無根且全局五行氣勢專一”的條件。

例如,從財格需財星獨旺且無印星克製,從殺格需七殺強旺且無食傷乾擾。

2.從格的真假之辨:袁樹珊強調“真從”與“假從”的區彆,認為假從格如日主微根未淨)仍需兼顧生扶,不可完全棄置日主不顧。

例如,若日主為丁火生於亥月,雖水旺火弱,但地支有午火餘氣,則需以木火為用,而非單純從水。

3.從格與調候的結合:即使從格成立,仍需考慮季節氣候對五行的影響。

例如,從金格生於夏季火旺克金),需有水潤局以調和寒熱,否則易因五行偏枯而短命。

結語

“議論三十二則·二”集中體現了袁樹珊對傳統命理學的係統性總結與創新發展。

他以醫學思維貫穿命理分析,將五行生克、十神互動、乾支關係等要素整合為動態平衡模型,強調“中和”與“病藥”的辯證統一。

同時,他對從格等爭議問題的審慎態度,以及對乾支深層邏輯的挖掘,為後世命理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範式。

這一部分不僅是技術層麵的方法論,更蘊含著中國傳統哲學中“陰陽調和”“物極必反”的智慧,對理解人生軌跡與趨吉避凶具有深刻啟示。

喜歡命理探源【譯注】請大家收藏:()命理探源【譯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