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三十二則(十一)_命理探源【譯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命理探源【譯注】 > 議論三十二則(十一)

議論三十二則(十一)(1 / 2)

原文:

劉勰《新論》雲:命者,生之本也。

譯文:

劉勰在《新論》中說:命運,是生命的根本。

注解:

“《新論》”是南朝梁文學理論家劉勰所著的哲學著作,現存篇章多探討性命、治道等議題。

“命”是文中核心概念,指先天賦予的命運,被視為決定生命存在與走向的根本依據。

“生之本”即“生命的根本”,明確了“命”對“生”的基礎性作用。

原文:

相者,助命而成者也。

譯文:

相,是輔助命運得以成就的事物。

注解:

“相”指人的外在形相如相貌、骨相),也涵蓋與命運相關的外在表征,是傳統命相學的核心範疇之一。

“助命而成”點明“相”與“命”的關係:“命”是根本,“相”是輔助,二者共同作用於人的生命曆程。

原文:

命則有命,不形於形。

譯文:

命運雖真實存在,卻不通過具體的形態顯現。

注解:

“有命”強調命運的客觀實在性,並非虛構。

“不形於形”中前一個“形”為動詞,指“顯現、表現”;後一個“形”為名詞,指“具體形態”。

此句區分了“命”的無形性——它無法通過肉眼可見的形態直接觀察。

原文:

相則有相,而形於形。

譯文:

相則真實存在,且通過具體的形態顯現。

注解:

“有相”同樣強調“相”的客觀存在,與“有命”形成對應。

“形於形”與前句“不形於形”形成對比,突出“相”的有形性——它可通過人的外貌、體態等具體形態被觀察和判斷。

原文:

有命必有相,有相必有命。

譯文:

有命運就一定有相,有相就一定有命運。

注解:

此句闡述“命”與“相”的必然關聯,二者互為依存、不可分割,是傳統命相學的核心邏輯之一。

它否定了“有命無相”或“有相無命”的可能性,強調二者的共生關係。

原文:

同稟於天,相須而成也。

譯文:

命與相)一同從上天那裡稟受而來,相互依存才能形成人的整體運勢)。

注解:

“稟於天”指從上天處獲取、承接,體現古代“天命論”思想,認為命相的根源在“天”。

“相須而成”中“相須”即“相互依賴、相互需要”,說明命與相並非孤立存在,需共同作用才能決定人的生命狀態與運勢。

原文:

人之命相,賢愚貴賤,修短吉凶。

譯文:

人的命運與相,決定了人的)賢能與愚笨、尊貴與低賤、壽命長短與吉凶禍福。

注解:

此句列舉“命相”所影響的具體人生維度,涵蓋才智賢愚)、社會地位貴賤)、壽命修短)、境遇吉凶),是對命相作用範圍的明確界定。

它體現了傳統命相學的核心主張:命相是決定人生諸多關鍵方麵的根本因素。

原文:

製氣結胎,受生之時。

譯文:

這些人生維度的差異)在母體凝聚氣息、形成胚胎,人接受生命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注解:

“製氣結胎”指母體中氣息凝聚、胚胎形成的受孕過程,是人的生命起點。

“受生之時”即“接受生命的時刻”,強調命相對人生的影響從生命誕生之初就已確定,突出其“先天決定性”。

原文:

其真妙者,或感五帝三光,或應龍跡氣夢。

譯文:

那些命運非凡、資質奇妙的人,有的感應五帝之靈、日月星三光之精,有的順應龍的蹤跡、祥瑞之氣或吉夢而降生)。

注解:

“真妙者”指命運奇特、稟賦超群的人多指向聖賢或非凡人物)。

“五帝”通常指上古五位帝王如黃帝、顓頊等),也可指五行之帝,被視為祥瑞的象征;“三光”即日、月、星,是古代認為能賦予萬物靈氣的天體。

“龍跡氣夢”指與龍相關的祥瑞蹤跡、吉祥之氣或預示吉兆的夢境,是古代文獻中常見的“聖賢降生”的神秘征兆,體現對非凡人物命相根源的神話化解讀。

原文: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