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世以人生年月日時所值支乾納音,推知其人吉凶壽夭窮達者,其術雖若淺近,然學之者亦往往不能造其精微。
譯文:
世人依據出生年月日時所對應的天乾地支及納音五行,來推算一個人的吉凶禍福、壽命長短與境遇順逆。
這種術數看似淺顯易懂,然而真正研習的人卻常常難以精通其中的精妙之處。
注解:
“支乾納音”指天乾地支與納音五行的組合,是八字命理的核心要素。
天乾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兩組乾支對應一種納音五行如海中金、爐中火等)。
“吉凶壽夭窮達”涵蓋了命運的主要維度,體現了傳統命理學對人生軌跡的綜合判斷。
“造其精微”強調命理學看似簡單,實則需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其內在規律。
原文:
蓋天地所以生物之機,不越乎陰陽五行而已。其屈伸消息,錯綜變化,固已不可勝窮。
譯文:
因為天地孕育萬物的奧秘,不過是陰陽五行的相互作用罷了。
陰陽的消長變化、五行的相生相克,其錯綜複雜的規律,本就難以窮儘。
注解: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概念,陰陽代表對立統一的兩種力量,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物質的基本屬性及相互關係。
“屈伸消息”出自《周易》,指陰陽的相互轉化與五行的動態平衡。
“不可勝窮”強調宇宙運行規律的複雜性,暗示命理學需以宏觀的哲學思維為基礎。
原文:
而物之所賦,賢愚貴賤之不同,特昏明厚薄、毫厘之差耳,而可易知其說哉?
譯文:
萬物稟賦的差異,賢能與愚鈍、尊貴與貧賤的區彆,不過是陰陽五行之氣的明暗多寡、毫厘之差所致,又豈能輕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呢?
注解:
“物之所賦”指萬物因稟受陰陽五行之氣而形成的不同特質。
“昏明厚薄”形容五行之氣的分布狀態——“昏明”指陰陽屬性的顯隱,“厚薄”指五行能量的強弱。
“毫厘之差”強調微小的稟賦差異可能導致人生軌跡的巨大不同,呼應了命理學中“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觀點。
原文:
徐君嘗爲儒,則嘗知是說矣。其用誌之密微,而言之多中也固宜。
譯文:
徐君曾經研習儒家經典,自然知曉這些道理。
他用心細密精深,所言多能應驗,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注解:
“徐君”指徐端叔,朱熹的友人,生平不詳,但從“嘗為儒”可知其有儒家背景。
“用誌之密微”體現徐端叔對命理學的深入鑽研,“而言之多中”則說明其占斷準確率較高,暗示命理學需結合實踐經驗才能發揮作用。
原文:
世之君子,儻一過而問焉,豈惟足以信徐君之術而振業之,亦足以知夫得於有生之初者,其賦與分量固已如是。
譯文:
世間的君子倘若前來請教,不僅能夠相信徐君的術數並振興其事業,也能夠明白人生初始所稟賦的命運格局,本就是如此既定的。
注解:
“振業之”指推動命理學的發展,反映了朱熹對徐端叔技藝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