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蔡五爺要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謹慎,邢黑狗派出去的人已經在北邙山守了七天七夜,即便是兩個人輪流看著,也都快熬成貓頭鷹了。
這七天裡,每晚都會有人在宋墓的盜洞口附近轉悠踩點,但卻看不出有動手的打算,感覺他們好像是在等著一個什麼機會。
至於公安那邊,這前後十幾天的時間,應該是墓室裡的陪葬品已經被全部搬出來了,開始逐漸的收起了警戒,北邙山的夜也慢慢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道上仍舊沒有傳出任何關於貴妃墓的考古消息,也沒有任何新聞報道。
這讓我們難以判斷,考古人員到底有沒有發現,貴妃墓的陪葬品,有一大部分都是被調包後的高仿贗品。
就這麼一直到了第八天,中午我們照舊四個人打麻將消磨時間,桌子上放著大哥大和對講機,時刻在等著北邙山那邊的情況,等著獵物上鉤,就像是釣魚,投下誘餌之後,必須要有耐心!
這幾天打麻將,我的黴運也慢慢的擰過來了,雖然還是輸多贏少,但最起碼也算是有過胡牌了。
由此判定,上次可能真的隻是巧合!
晌午頭的時候,原本晴朗的陽光,突然毫無預兆的被一大片烏雲遮蔽住,跟著刮來了一陣風灌進屋裡,吹得我麵前桌子上的鈔票亂飛。
“我操了個!”孫反帝趕緊手忙腳亂的捂著麵前的鈔票,嚷嚷著我彆撿他的錢。
什麼他的錢,風吹到我這兒的,就全都是我的!
二叔抬頭瞄了一眼外麵的烏雲,轉頭問邢黑狗:“刑爺,最近幾天看天氣預報了嗎?”
“沒啊!自從上次把貨換了之後,就沒管天氣預報的事兒了!”
邢黑狗頭搖的像是個撥浪鼓:“一萬!”
二叔眉頭微皺,又再次看了看外麵的天氣,反手把牌給蓋了下去,有點不放心的起身道:“看看最近幾天的天氣!”
“先把這盤打完啊!我這都聽牌了……”孫反帝咧嘴直嚷嚷,又跟著看了一眼外麵:“這天氣偶爾飄過來一塊烏雲不是很正常的嘛……”
話雖然是這麼說,可我們當時隻是用黃土封了山山溝的洞口,而且封的也不是特彆深。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真的下了雨,上遊漲水,山溝的水流變大,很容易把洞口衝開,水會往宋墓裡倒灌。
我們怕的也不是墓室滲水,而是蔡五爺的人下去之後,不僅會暴露我們從山溝接通進去的那條墓道,從而提高警惕,說不定最後還會成為他們躲避公安抓捕的逃生通道,變成了他們的助攻!
如此一來,我們精心布下的陷阱,可就要全泡湯了。
我看二叔臉色這麼嚴肅,也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緊起身去打開電視,結果連續調了幾個台都沒有天氣預報。
邢黑狗想起了他前天在鎮上的報亭買了一份報紙,趕緊回屋把報紙翻找出來。
報紙的副刊有天氣預報,最多隻預報未來三天的天氣,前兩天都是晴天,今天預報的是大暴雨!
一看今天是大暴雨,二叔的臉色明顯變得凝重起來,拿著報紙愣了半天,才咬牙惡狠狠的罵了一句:“我嬲他娘的!我說怎麼一直都沒動靜,那老狐狸原來憋的是這個屁!”
“什麼屁?”孫反帝詫異的問道。
“臭狗屁!”我也跟著反應過來,撇著嘴罵道:“蔡五爺等了這麼多天,可能就是在看著天氣預報,等著這場暴雨,趁著夜裡下暴雨在動手,能完美的作為掩護!”
可以想象,深山裡下著暴雨,夏天還經常會閃電打雷,就算是夜裡折騰出再大的動靜都沒事兒。
至於雨水會倒灌進墓裡這種情況,隻需要在盜洞口撐上一塊雨布,基本上就能解決了。
雨水淋到明器會加速腐蝕,也就全當做是自然損耗了,畢竟絕對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但這麼一來,可就把我們的計劃給全盤打亂了。
“操了!”孫反帝這時也反應過來,看著二叔說道:“那要是我們挖的墓道被水衝刷開,蔡五爺的人下去之後發現我們打的墓道,不就順著我們打的墓道出來了?”
我瞟了他一眼,現在考慮的重點,不就是這個嘛。
旋即孫反帝又看了看外麵的天氣,和報紙上的天氣預告,擰巴著眉頭說道:“但這天氣預報也不一定就真的準吧?”
二叔半眯著眼睛,眼角透著一絲冰冷,說道:“如果今天不下雨,那他就會等著明天,一直等到下雨為止!”
這時一旁的楊老大也淡淡的說道:“我們為了以防萬一,最好還是再過去一趟,把墓道做個防水,堵的嚴實點!”
二叔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他點了點頭,又看著邢黑狗說道:“刑爺,你們先去準備一下工具,我們還得再過去把洞口加固一下!”
此時我們也沒心情再打麻將了,二叔讓邢黑狗趕緊去準備工具,他則又騎摩托車帶著我,去了趟孟津縣老呂頭的仿古工坊。
剛一出門,我就感覺到天上已經開始飄起了零星小雨,遠處黑壓壓的烏雲蔽日,也正朝著我們這邊飄過來。
至於這個時候去老呂頭的仿古工坊,其實也都在我們的計劃之內。
我們要去給老呂頭透個信兒,告訴他蔡五爺拿著他的高仿品詐騙了上百萬,現在出事兒了,已經被公安給查了,他也肯定會因為這事兒被連累,讓他最好這段出去躲一陣子,儘量能跑多遠就跑多遠,要是被抓,造假的罪名最少都是十年起步……
之所以讓老呂頭跑路,當然是避免蔡五爺被抓,到時候再把老呂頭供出來。
老呂頭要是一被抓,那我們和他的交易肯定也藏不住,到時候也絕對會把我們給撂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隻能忽悠老呂頭跑路了。
要不然總不能再為了這事兒,去殺人滅口吧?
喜歡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請大家收藏:()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