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商周土葬坑_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0章 商周土葬坑(1 / 1)

看著對麵的塌陷區,我們所有人都在瞪大眼睛,凝神細看,激動的心臟都幾乎驟停。

被渾濁的水流反複衝刷的塌陷豁口斷麵垂直陡峭,正不時的大塊向下剝落。

暴露的斷麵呈長方形豎井狀,混合著五花土,與周圍原生山體形成鮮明分界,這是典型的人工夯土。

二叔刀鋒般的目光穿透翻湧的泥浪,緩緩開口道:“是商周時期的豎穴土坑!

在最早的商周時期,無論大小墓葬,統一都是豎穴土坑,又有‘甲’字形和‘申’字或者‘中’字形。

簡單粗暴的來解釋豎穴土坑的大致結構,就是整體形狀如一個倒三角的漏鬥狀,最上層是封土堆,依次往下是防盜的夯土層,再下麵是熟土二層台,通常放置陶器、殉牲、或殉人。

有的大型貴族墓葬多達四五個,甚至更多層熟土台用來放置陪葬品,以及作為其他功能,大致的深度在地下十一米到二十米之間。

在下麵就是墓塚的核心區,放置墓主屍身和珍貴陪葬品的槨室,周圍還有很多小坑,也叫‘腰坑’,多為陪葬玉器,或者高級殉人。

在這裡簡單做個科普,最早在戰國晚期才出現磚室墓的雛形,到了西漢中期左右,磚室墓才完全取代土坑墓。

所以戰漢晚期之前,全都是土坑墓,沒有墓室一說,全都是用木板搭建的槨室,再簡單的解釋,就是用模木板築建的‘木箱’,用榫卯結構拚接,外層放隨葬品,內層放墓主人屍身,戰漢時期的黃腸題湊,就是從這裡衍生的。

而對麵塌陷的這個商周土坑墓,就是靠近山溝的一側由於長時間的水流浸泡,導致夯土層土質結構鬆軟,再下一場暴雨,就徹底被衝塌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此時洶湧的水位線剛好淹沒了土葬坑的二層台。

隨著水流的衝刷,陡峭的斷麵夯土大片剝落,可以清楚的看到二層台剝落的夯土層中裹著大量的殉人骸骨,以及一些牲口的屍骸。

更讓人驚駭的是,更遠處的二層台位置,還外露著很多腐朽的木箱,木箱裡塞的全是蜷縮著的乾屍,有的乾屍腦袋、手臂和半個身子從木箱裡露出來,吊掛在坍塌的斷麵,即便是大白天都看著讓人直感覺脊背發涼,毛骨悚然。

這要是在夜裡拿著手電筒照過去,膽子小點的,都能把三魂七魄給嚇飛出去。

另外這也更加印證了商周時期土葬坑的殯葬製度,二層台通常放置陶器、殉牲和殉人,但殉人也是有等級的。

最低級的殉人,也就是奴隸直接就和牲口一起堆埋。

在當時的商周社會,奴隸的價值確實還不如牛羊牲口。

稍微高級一點殉人,也就是在當時有個名字的,還能落個木箱的葬具裝起來,不過看木箱裝的殉人基本上都是腐而不化的乾屍,這肯定是用了某種防腐技術,應該死的比最低級的殉人更加痛苦。

因為據野史記載,古代的防腐技術,很多都是在人活的時候施用,比如活著往肚子裡灌水銀……

我們之前遇到的乾屍群,應該就是從這被衝刷下去的,縮卷著塞進木箱裡是為了節省空間。

至於上次那副巨大的黑棺,應該是從二層台被衝下去的,身份等級再高一點的殉人。

或者說是陪葬者!

因為殉葬和陪葬是兩個概念,待遇肯定也不一樣。

“我操了個……這……這他娘的到底拉了多少人來陪葬?”孫反帝瞪大眼睛看著對岸,半天才憋出這麼一句感慨出來。

“少說也有好幾百吧,在當時的奴隸製社會,這不都是正常的嘛……”我淡淡的接了一句。

如果不懂當時的曆史,可能會覺得誇張,但要是知道當時社會的情形,了解一下‘羌人’,也就習以為常了。

“薑老板,你看哪裡,好像是青銅器……”

我們正討論著這裡有多少殉人,楊老大好像突然看到了什麼,趕忙指著對麵的一個角落喊了一聲。

順著楊老大手指的方向,我一眼就看到在幾棵倒伏的樹乾枝葉下,二層台的夯土層中,若隱若現的暴露著兩個青銅器的底足,距離太遠,水流渾濁看不清細節,但單從暴露的底足來看,尺寸很大。

隻是還沒來得及再去細看,水流激起一個漩渦,倒伏的樹乾刮過夯土斷麵,導致大麵積的剝落,那件巨大的青銅器也隨著從夯土層掉落,瞬間沒入到了渾濁的水流中。

“我操他媽的!”

邢黑狗看了咬牙怒罵,我們看著也是好不心疼。

那麼大尺寸的青銅器,黑市上少說也是幾十萬起步,這一掉進急流裡,再想去打撈可就難如登天了。

不止是那件青銅器,那個位置應該是二層台專門放置青銅禮器的,隨著夯土層被水流衝刷的剝落,還有更多的青銅器,以及陶罐碎片暴露出來。

“薑老板,彆看了……咱們得趕快趁著沒完全衝走,去搶幾件硬貨上來!”

邢黑狗看著一件件青銅器被衝刷掉入渾濁的泥水中,眼睛通紅,急的直要跳起來。

“隔了這麼遠,怎麼搶?”

孫反帝看著對岸的塌陷區距離我們中間還隔著山溝,最少也有七八米的距離,並且邊緣的夯土已經被完全泡發鬆軟,就像是牆皮一層層的剝落,連靠近過去都是個問題。

用鉤子去鉤也有點不太現實,雖然我們也帶了一些打撈的鉤子裝備,可畢竟距離還是太遠,水流又過於洶湧湍急。

實在不行那就隻有等了。

先在最下遊的彙入口攔一張網,等到雨停,最上遊水庫的水位下降,山溝的水流減緩,我們再下去撈。

反正這十八道溝的下半段有一道窄彎,大型的青銅器根本衝不下去,最終還是都會在溝裡。

隻不過就是時間不固定,要是往後都是雨季,可能要等到明年的旱季來臨。

而這個塌陷區麵積這麼大,極其容易暴露,一旦暴露,那就是考古隊的活兒了。

跟我們可就沒太大關係了。

所以綜合考慮,等也肯定是不行的!

喜歡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請大家收藏:()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九叔:洞天福地,種田百倍返還 混沌天訣 登雲天 武道黃天 超級鋒暴 從執教皇馬開始 時空裡迷失的愛 留子已是星際第一,啥時接我回家 人在古代學醫,永夜末日來了! 陽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