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4月的清晨,3號宇宙的雲芳鎮還裹在一層薄露裡。麥田像是被揉皺的黃綠色綢緞,從鎮子東頭鋪到西頭,風一吹,麥葉上的露水滾下來,砸在乾裂的土塊上,隻留下一小片轉瞬即逝的濕痕——這是這片土地慣有的模樣,靠天吃飯,靠手耕種,連麥苗的長勢都帶著幾分“聽天由命”的潦草。
但今天的麥田不一樣。
十台銀灰色的小型播種機器人正貼著地麵移動,它們的履帶碾過土塊時會自動將其碾碎,前端的機械臂精準地抓起麥種,按固定間距埋進土裡,動作流暢得像在跳一支規整的舞蹈。而在這群機器人中央,一台半人高、頂著圓形全息屏的ai機器人正發出柔和的藍光,屏幕上跳動著實時地圖,每台播種機的位置都用綠點標注,進度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爬升。
這是“小星”,3號葉雲天從1號宇宙帶來的初代農業ai,也是這片麥田裡第一個“外來者”。
最初看到這些“鐵疙瘩”開進麥田時,農民們都躲在田埂後麵,手裡攥著鋤頭,眼神裡滿是警惕。王大叔把自家的孫子往身後藏了藏,嗓門壓得低卻夠清楚:“這東西會不會把地軋壞?去年的麥種本來就少,可經不起折騰。”旁邊的張嬸也點頭,手指絞著圍裙角:“前幾年鎮上來說要搞‘機器耕地’,結果把苗都軋死了,還說是‘科技’,我看就是禍害人。”
可沒過半個時辰,竊竊私語就變成了驚歎。
小星的全息屏突然亮起,投射出當前的播種進度:“已完成12畝,平均間距25厘米,誤差±0.8厘米,播種深度5厘米,符合最優參數。”與此同時,一台播種機的機械臂卡住了,小星立刻發出“嘀”的一聲提示音,另一台備用機器人迅速補位,卡住的機器則自動退到田邊,展開底部的檢修麵板,露出裡麵規整的線路——整個過程沒超過兩分鐘,連一滴多餘的油都沒漏。
王大叔忍不住走了過去,蹲在剛播完種的地裡,用手指量了量兩個土坑的距離,又扒開土看了看種子的深度,嘴裡念叨著:“怪了……比我用尺子量的還準,這‘鐵疙瘩’咋這麼靈光?”話音剛落,小星的全息屏轉向他,聲音是溫和的電子音:“王大叔,根據您往年的播種記錄,您手工播種的平均誤差為3.2厘米,深度波動±2厘米,會導致12的種子無法正常發芽。我目前的作業模式,能將發芽率提升至92以上。”
王大叔愣了愣,突然從口袋裡掏出半袋麥種,快步走到小星旁邊,把種子倒進機器人頂部的儲種倉:“那……那你多播點,我家那三分地也交給你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原本躲在田埂後的農民們湧了過來,有的遞種子,有的問能不能幫自家的地也測測肥力,還有的湊到小星的全息屏前,指著上麵跳動的數據問東問西。田埂上的喧鬨聲裡,再也聽不到“禍害人”的抱怨,隻剩下好奇和期待。
3號林月瞳就站在田埂邊,手裡握著一台巴掌大的銀色儀器——那是1號宇宙的陳曦連夜調好參數的土壤監測儀。她正把儀器貼在地麵上,屏幕上瞬間跳出一串數據:土壤含水率18,有機質含量2.3,氮含量0.8gkg,鉀含量0.3gkg……最後一行紅色的“肥力綜合評分68較上月提升15)”格外醒目。
“村長,您看。”林月瞳把儀器遞過去,指尖點在屏幕上,“這是咱們麥田現在的肥力數據,比上個月用了有機肥後又提升了15。按照這個趨勢,月底小麥拔節時,畝產能比去年多收150斤以上。”
村長是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最信的是手裡的鋤頭和眼裡的“老經驗”。他接過監測儀,翻來覆去看了半天,又蹲下來抓了把土,湊到鼻子前聞了聞,眉頭皺了又鬆:“我瞅著這土是比以前鬆快,可這小機器咋能‘看’出這麼多門道?比我種了四十年地還清楚?”
“不是‘看’,是‘算’。”林月瞳笑了笑,剛要解釋,手腕上突然亮起一道淺藍色的全息光膜——那是未來通訊器的投影,陳曦的臉出現在光膜裡,背景是1號宇宙雲舟實驗室的控製台,上麵擺滿了各種儀器。
“月瞳,智能灌溉係統的藍圖發過去了,你查收一下。”陳曦的聲音帶著點電流的雜音,卻很清晰,“我們根據3號宇宙近五年的降水數據調整了參數,這套係統用的是滴灌帶+雨水回收模塊,能把灌溉用水的損耗降到最低,比你們現在的漫灌方式省60的水。林曉已經把設備維修的步驟做成了動畫,存到通訊器裡了,要是遇到故障,直接調出來看就行,我們也能遠程指導。”
光膜裡又探出一個腦袋,是1號宇宙的林月瞳,她手裡拿著一張紙質的參數表,對著鏡頭晃了晃:“對了,你們那邊的土壤偏沙質,滴灌帶的間距要調小到30厘米,不然水分會滲得太快。我把調整後的參數標紅了,你重點看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號林月瞳點頭應著,指尖在光膜上點了點,藍圖和維修動畫就存進了通訊器:“知道了,謝謝你們。這邊農民已經開始接受機器人了,等灌溉係統裝好了,效果應該會更好。”
通訊結束時,一道身影從麥田儘頭的高台上走了下來。3號葉雲天穿著一件深灰色的工裝服,褲腳沾了點泥土,手裡握著一個平板電腦,屏幕上是雲芳鎮的衛星地圖——雖然3號宇宙沒有衛星,但這是1號宇宙通過時空投影技術生成的高精度地圖,上麵用黃色圈出了待改造的農田,用綠色標注了即將搭建的設備倉庫。
“都安排得差不多了?”葉雲天走到林月瞳身邊,順著她的目光看向麥田裡忙碌的機器人和農民,嘴角揚起一點笑意。
“嗯,陳曦把灌溉係統的藍圖發來了,村長也認可了土壤監測的數據。”林月瞳把監測儀遞給他,“你看,肥力還在漲,隻要後續管理跟上,試點肯定能成。”
葉雲天接過儀器,目光越過麥田,望向遠處的雲芳鎮。鎮子邊緣的土坯房還帶著舊時光的痕跡,但田埂上的農民們圍著機器人的樣子,卻像是在舊畫布上添了一抹新色。他抬起手指,從雲芳鎮劃向更遠處的山巒:“先把雲芳鎮做成試點,下個月開始往周邊的黃沙鎮、清溪鎮推。等鄉鎮的模式跑通了,就去青禾縣,去中部平原,最後……讓全3號宇宙的農民都能用上這些東西。”
他頓了頓,聲音裡帶著一種堅定的溫柔:“以後不用再怕天旱,不用再怕地薄,不用再彎著腰乾一天活隻收半袋糧。沒人再餓肚子,沒人再怕種地累——這就是我想給3號宇宙的。”
林月瞳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遠處的麥田裡,第一批用機器人播下的麥種已經冒出了嫩芽。嫩綠色的芽尖頂著一點白,在晨光裡泛著淡淡的光澤,仔細看,芽尖上似乎還縈繞著一絲極淡的藍光——那是1號宇宙的月瞳素融入土壤後留下的痕跡,像是給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風又吹來了,這次不再是帶著土腥味的乾風,而是裹著麥苗清香的暖風。田埂上的農民們還在圍著小星問東問西,小星的全息屏上,播種進度條已經爬到了“35畝”,綠色的光點在地圖上連成了一片,像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畫出了一道通往未來的軌跡。
3號宇宙的晨光,第一次落在了帶著科技溫度的麥田裡,也落在了這片土地新生的希望上。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