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雲芳試點·AI破耕難_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 > 第1章 雲芳試點·AI破耕難

第1章 雲芳試點·AI破耕難(1 / 1)

晨光把雲芳鎮的麥田染成了金綠色時,小星的全息屏已經亮起了第三個進度條。十台小型播種機器人呈“品”字形散開,銀灰色的履帶碾過帶著露水的土塊,發出細碎的“沙沙”聲——那是履帶自帶的碎土齒在把結塊的泥土揉碎,為麥種鋪出鬆軟的“溫床”。每台機器人的前端,機械臂以每秒兩次的頻率精準下種,麥種落入土坑的瞬間,後端的覆土板就會輕輕推過,將土坑撫平,連一絲多餘的痕跡都沒留下。

3號葉雲天站在田埂的高坡上,手裡的平板實時同步著小星的數據:已作業時間1小時58分,完成麵積49.7畝,平均間距25.1厘米,誤差±0.9厘米,播種深度5.2厘米。他指尖在屏幕上輕點,調出去年同期的手工播種記錄——同樣50畝地,12個農民從清晨忙到日落,連午飯都在田埂上扒拉兩口,足足用了3天,最後丈量間距時,最大誤差能到8厘米,有的地方種子擠在一塊兒,有的地方卻空出半尺寬的“禿帶”。

“葉同誌,這……真快到50畝了?”村長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老人手裡攥著一把木質卷尺,指關節因為用力而發白。他昨天還跟老伴念叨,覺得這些“鐵疙瘩”頂多是新鮮玩意兒,哪能真比得過老農民的手?可現在親眼看著機器人像流水般過田,心裡的懷疑早被驚得沒了影,隻想著親自驗證一下。

葉雲天笑著點頭:“您去量量就知道了,隨便挑哪塊剛播完的地。”

村長立刻下了田埂,蹲在最近的一片播完種的麥田裡。他先把卷尺的一端按在一個土坑的痕跡上,順著麥壟拉直,眼睛湊到刻度上仔細看——25厘米整。他又換了個位置,再量,24.8厘米。連著量了五處,最大的差也不過1厘米。老人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又走到去年手工播種的舊田壟旁——那裡還留著去年收割後的麥茬,麥茬間的距離忽近忽遠,有的地方三根麥茬擠在半尺寬的地方,有的地方卻能塞進兩個拳頭。

“嘖嘖……”村長咂著嘴,聲音裡滿是歎服,“以前手工播種,眼睛瞅著、手比劃著,播到下午眼酸手麻,間距就歪了。收的時候,密的地方麥子長得細弱,疏的地方就少收一大片,一畝地差個百八十斤都是常事。這‘鐵疙瘩’倒好,走得勻、下種準,比人靠譜多了!”

他的話剛落,旁邊的王大叔就湊了過來,手裡還提著半袋沒播完的麥種。上次他把自家三分地交給機器人播,今天特意來看看進度,這會兒見村長都認了,膽子也大了起來:“葉同誌,那下次除草能不能也用這東西?我家那二畝地,每年除草都要彎著腰薅,我這老腰蹲一會兒就直不起來,兒子在外打工,兒媳一個人薅完得掉半斤汗。”

這話一出,周圍的農民都跟著點頭。張嬸也接過話茬:“可不是嘛!去年夏天除草,我家丫頭中暑了,躺了兩天才緩過來。要是這機器人能除草,那可真是救了我們的命了!”

小星的全息屏突然轉向王大叔,柔和的電子音響起:“王大叔,我已記錄您的需求。ai除草機器人可通過光譜識彆區分麥苗與雜草,除草效率為2畝小時,且不會損傷麥苗根係。目前1號宇宙的林曉工程師已在調試適配3號宇宙雜草種類的識彆模型,預計10天後可運抵雲芳鎮。”

王大叔愣了愣,隨即笑出了褶子:“還能記需求?這‘鐵疙瘩’不光能乾活,還能聽話!”田埂上的農民們也跟著笑起來,之前對機器人的警惕,這會兒全變成了盼頭。

等播種機器人完成最後0.3畝作業,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小星的全息屏亮起“作業完成”的綠色提示時,3號林月瞳提著土壤監測儀走了過來。她剛從鎮西頭的麥田回來,儀器屏幕上還亮著一串數據,其中西南角那片區域的鉀含量數值格外低——隻有0.2gkg,遠低於小麥拔節期需要的0.5gkg。

“葉雲天,西南角那片地缺鉀,得補施鉀肥。”林月瞳把儀器遞給他,指尖點在屏幕上的紅色區域,“我剛才掃了一遍,那片地的麥苗已經有點發黃了,再拖幾天,可能會影響拔節。”

葉雲天剛要說話,旁邊的李奶奶就湊了過來,看著儀器上的紅色區域,皺著眉說:“林丫頭,你這小機器能看出地缺啥?我活了七十歲,隻知道地裡缺肥了就撒點有機肥,哪能精準到缺‘鉀’?再說西南角那片地,去年還收得不錯呢,今年咋就缺這個了?”

其他農民也跟著附和,有的說“老經驗才靠譜”,有的說“機器哪能比過人的眼睛”。林月瞳沒急著解釋,隻是對小星下達了指令:“調度兩台施肥機器人,攜帶鉀肥,前往西南角區域,按每畝15公斤的量補施,施肥深度10厘米,避開已播種的麥種。”

小星立刻響應,兩台原本在待命的機器人轉了個方向,朝著西南角的麥田駛去。它們的施肥口精準對準麥壟間的空隙,肥料均勻地撒在土裡,再用後端的小犁翻埋,動作比人工撒肥規整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家要是不放心,咱們等一周再來看。”林月瞳收起儀器,對圍過來的農民們說,“到時候要是西南角的麥苗沒變好,我跟葉同誌給大家賠禮道歉。”

一周後的清晨,雲芳鎮的農民們自發地聚到了麥田邊。讓他們驚訝的是,原本發黃的西南角麥苗,竟然跟其他區域的麥苗一樣,冒出了深綠色的新葉,株高也趕上了旁邊的麥子,連葉尖的光澤都透著健康。李奶奶蹲在西南角的麥田裡,掐了一片葉子放在手裡揉了揉,又走到旁邊的麥田掐了一片——手感、顏色,一模一樣。

“真變好了!”李奶奶站起身,聲音都有些發顫,“這小機器真是能‘看’出地缺啥?比我這七十年的老經驗還準!”

農民們立刻圍了上來,有的湊到林月瞳的儀器前,有的拉著葉雲天問東問西。葉雲天趁機拿起儀器,給大家展示屏幕上的數據:“這不是‘神’,是科技檢測的數據分析。這台監測儀能通過土壤的光譜反應,測出氮、磷、鉀這些元素的含量,還能對比小麥不同生長期的需求,算出該補多少肥。就像醫生給人看病,先查清楚病因,再對症下藥,土地才能長得好。”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以前咱們施肥靠經驗,多了浪費,少了不夠。現在用科技算準了,既能讓麥子長得好,又能省下肥料錢,這不比‘憑感覺’強?”

農民們聽得連連點頭,張嬸甚至拉著林月瞳的手問:“那這儀器能不能測我家菜園子?我家的白菜總長得小,是不是也缺啥?”

看著大家從懷疑到主動請教的轉變,葉雲天心裡有了主意。當天傍晚,他就在村委會的院子裡召集了村民,把成立“雲芳科技合作社”的想法說了出來。

“現在機器人、監測儀這些設備,大家也看到效果了,但要是每家每戶都買一套,成本太高,小戶人家根本負擔不起。”葉雲天站在院子中央,身後的黑板上寫著合作社的章程,“所以我想牽頭成立合作社,把設備統一管理,大家自願加入,隻用按每年收成的5繳納設備使用費。平時設備的維護、維修,還有技術指導,都由合作社負責,大家不用再擔心機器壞了沒人修,也不用怕學不會用。”

話音剛落,就有村民舉手:“葉同誌,5會不會太多了?要是收成不好,那不白交了?”

“大家放心,”葉雲天早有準備,他拿出平板,調出之前的測算數據,“按去年的平均畝產,再加上科技種植能提升的30產量,就算扣掉5的使用費,大家每畝地還能多賺200塊以上。而且合作社還會統一聯係收購商,給大家爭取更好的價格,算下來隻會多賺,不會少賺。”

他又指了指村委會旁邊的空倉庫:“那間倉庫已經收拾好了,第一批ai播種機、土壤監測儀,還有即將到的除草機器人,都會放在那裡,由小星負責日常調度和維護。大家加入後,隻要提前在合作社登記,就能預約設備使用時間,不用再搶著排隊。”

村民們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有的跟身邊人算著賬,有的回憶著這半個月來機器人帶來的變化。最後,村長第一個舉起手:“我加入!我家那十畝地,今年就交給合作社了!”

有了村長帶頭,村民們紛紛響應。當天晚上,合作社的登記本上就簽滿了名字——雲芳鎮一共120戶農民,80都報了名。

三天後,合作社的倉庫正式啟用。葉雲天和林月瞳帶著村民們打開倉庫門時,裡麵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靠牆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土壤監測儀,每台儀器上都貼著編號和使用說明;中間的空地上,十台ai播種機並排停放,銀色的機身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角落裡,兩台剛運到的除草機器人正由小星進行開機調試,全息屏上跳動著“識彆模型適配完成”的提示。

小星飄到倉庫中央,全息屏亮起“雲芳科技合作社啟動成功”的字樣,電子音裡帶著幾分輕快:“各位社員,合作社現有設備:ai播種機10台、土壤監測儀20台、ai除草機器人2台、智能灌溉控製器5套。如需使用,請通過合作社app或現場登記預約,我將為大家提供最優調度方案。”

村民們走進倉庫,有的輕輕摸了摸播種機的履帶,有的拿起監測儀翻看說明,臉上滿是新奇和期待。王大叔看著眼前的設備,轉頭對葉雲天說:“葉同誌,以前總覺得科技是城裡人的玩意兒,跟咱們農民沒關係。現在才知道,這科技啊,是真能幫咱們種地的好東西!”

葉雲天笑著點頭,目光掃過倉庫裡的設備,又望向窗外的麥田——夜色裡,麥田的輪廓隱約可見,再過幾天,除草機器人就要開進這片田裡,為麥苗清除雜草。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從這間倉庫裡走出去的,不隻是一台台機器,更是3號宇宙農業革新的第一縷光,是打破反科技壁壘的第一塊磚。

倉庫的燈光亮了很久,直到深夜才漸漸熄滅。月光灑在倉庫的屋頂上,與裡麵的設備微光交相輝映,像是在為這片土地的新生,寫下最溫柔的注腳。3號宇宙的第一個科技農業組織,就在這樣的夜晚,正式踏上了征程。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勸媽改嫁,我帶著拚夕夕重生八零 努力敗家後老公成了首富 親曆靈異小故事合集 開盲盒成就最強領主 狂肝熟練度,我的技能竟然成了仙術! 禦獸:卷到極致便無敵 龍珠超之仙人模式 重生後我踹了白月光前妻 綜武:武當小師叔,開局解毒黃蓉 藏劍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