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還是不讓靜禹在醫院放鞭炮。靜禹答應了。
眾人在房間裡玩撲克,父親在一旁哄著冬兒。
忽然,院子裡火光一閃,劈裡啪啦的聲音傳了進來!
靜禹像彈簧一樣跳了起來,甩掉手裡的撲克,跑到窗口往樓下看。
靜禹驚喜地說:“有人放鞭炮!姐夫——”
靜禹披上大衣就往外麵跑,一邊跑,一邊說:“姐夫,拿鞭炮,走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鞭炮是弟弟靜禹在腰裡纏了兩圈,外麵披著軍大衣,在火車上蒙混過關的。
九光拿起鞭炮,看了父親一眼。見父親沒攔著,他跟在靜禹身後,跑出去了。
很快,樓下的鞭炮聲劈裡啪啦又響了起來。
不一會兒,靜禹和九光跑回來關上門。
靜禹笑著說:“保安出來管了,要是再不出來,我估計醫院的院子裡,還得有人放鞭炮!”
這個除夕之夜,很有紀念意義。
吃年夜飯的時候,母親給了冬兒一百元的壓腰錢。
靜安不要:“媽,你給的太多了,給十塊就行。”
母親說:“這是下一輩兒人了,再說,我們冬兒是兩個節日,一個是除夕,一個是生日,不能給孩子忘了。”
冬兒還是不會說話,九光想帶著冬兒到省城的兒童醫院去看看。靜安也有這個想法。
正月裡,醫院也放假,就等著初五初六再去。
弟弟來了之後,初一上午他就帶著靜安,去了桂林路的舊書店。
靜安以為書店不會開門營業,沒想到,書店不僅開門了,買書的人絡繹不絕,把門口都塞住。
靜禹說:“大城市和咱們小城市不一樣,都願意看書。再說,這書店是個人的,自己的買賣過年也開,多掙點唄。”
靜安見那些舊書,就如同小鳥見到樹林,撲扇著翅膀飛了進去。
聞到書香,靜安的心就出奇的靜,好像外麵的世界關上了,她開始麵對自己,麵對自己的內心。
好像麵前是一望無垠的大海,她坐在書的海洋裡,安靜地看書,不被任何事所打擾。
靜禹跟靜安說話,靜安也不搭理他。
靜禹說:“姐,咱們出來一上午,該吃點啥了吧?”
靜安笑了:“小饞巴,去吧,你去買。”
靜禹什麼時候走的,靜安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她鑽進書裡,看不夠。
這個舊書店的書太全了,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看著泛黃的書頁,靜安感到一種滿足感。
尤其是外麵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書,生活的滋味撲麵而來,真實可親,比大陸的小說要耐看。
那個時代,大陸的小說要麼是傷痕文學,要麼是改革文學,反正都距離生活很遙遠,甚至,都帶著一種框子,靜安不喜歡。
她喜歡真實的東西,或者看起來是真實的。
她挑中幾本書,其中有陳若曦的長篇小說《遠見》,有蕭麗紅的長篇《千江有水千江月》。
陳若曦的《遠見》,是女主人公到外國去做保姆的故事,深深打動了靜安。
《千江有水千江月》,開頭幾句話,那麼樸實,但一下子就抓住靜安的心。
靜安還挑了幾個歌本,都是1993年1994年的流行歌曲。
靜安愛不釋手,買了一堆書,捧回醫院的病房。
九光見到靜安高興成這樣,略帶嘲笑的口吻說:“我以為你買了個貂兒呢。”
靜安說:“貂兒能跟我的書比嗎?這是書啊,精神食糧,能溫暖我一輩子。貂兒隻能溫暖身體,但書能溫暖靈魂。”
九光撇嘴,不過,什麼也沒說話。在靜安的家人麵前,九光多數會選擇沉默。
靜禹是大學生,跟靜安的想法是一樣的。
靜安的父親和母親雖然隻是初中文化,但他們都喜歡看書,都希望兒女考學,跟九光家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辯論起來,九光肯定吃虧,所以他就沉默。
這天晚上,靜禹和九光出去逛夜市,省城有夜市,還有地下商場也開門營業。
病房裡有父親母親,還有靜安和冬兒。白天回來兩個患者,晚上,他們又回家了。
父親忽然對靜安說:“你過來坐,媽和爸有話跟你說。”
靜安一愣,不知道父親這麼鄭重,是有什麼重大的事情。
喜歡一個家庭主婦的掙紮和救贖請大家收藏:()一個家庭主婦的掙紮和救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