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快馬回到董卓處,將與韓韜商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董卓。董卓聽完,氣得滿臉通紅,怒聲罵道:
“韓子韜這個偽君子,實在可惡!他想占據關中,還想把我趕到冀州去。”
李儒趕忙勸慰道:“主公,依臣之見,此事未必不好。如今諸侯聯軍已解散,我們隻需麵對冀州的韓馥和袁紹。以主公的實力,對付這二人並非難事。”
董卓心有不甘,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說道:
“要不是白波軍和南匈奴橫插一杠,我定能將那些諸侯打得落花流水!”
李儒接著說:“所以,眼下還請主公暫且忍耐。我們隻是暫時歸順韓子韜。而且臣認為,向北攻取冀州比去關中更有利。
關中雖物產豐富,但畢竟地域有限。若能占據冀州,便可將其作為根基,染指北方各州郡。到那時,我們就能脫離韓子韜了。”
董卓聽李儒這麼分析,覺得確實有道理,便問道:
“那韓子韜能提供一些軍資嗎?讓我們去給他開疆擴土,總該給些錢糧吧。”
李儒回答道:“韓子韜願意提供一萬名士兵所用的軍資,其餘的讓我們在冀州當地征集。”
董卓一聽,恨恨地說:“太摳了。”
李儒勸道:“主公勿怒。您想想,韓子韜白白給咱們養一萬士兵,這難道不是好事嗎?咱們把冀州打下來又不用給他。”
董卓聽李儒這麼一說,頓時不再鬱悶,反而開心起來,心想:
韓子韜,你也有失算的時候。於是哈哈大笑起來。
李儒見狀,繼續道:“主公,那您在此等候,我馬上前往韓子韜處。”
董卓點頭說:“好。”
另一邊韓韜正率軍向東行進。韓韜對賈詡說:“文和,你說董卓能同意嗎?”
賈詡自信地說:“我料定他一定會同意。”
韓韜饒有興趣地說:“哦,說來聽聽。”
賈詡分析道:“董卓野心極大,手下戰將眾多。讓他去冀州反而給了他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他一定會答應的。”
接著賈詡麵色由平靜轉為擔憂“不過,主公,如此一來,會不會讓董卓趁機壯大呢?”
韓韜笑著說:“這個無妨。北方的諸侯也不是吃素的,先讓他們拚殺吧。”
其實韓韜並不懼怕董卓會趁機壯大。之所以給董卓一萬士兵的軍資,實際上就像給了董卓一塊肉,把董卓引向冀州去與袁紹和韓馥拚殺。
而且董卓軍隊十多萬,自己隻給他一萬士兵的軍資,其餘的需要董卓自己籌措。韓韜此刻已經能想象到董卓壓榨世家大族的場景了。
把董卓推到氏族的對立麵,韓韜隨時可以以正義之名收拾董卓。想到此處,韓韜嘴角微微上揚。
韓韜率領軍隊一路行軍數日,此時正騎著馬,隨著軍隊前行。突然斥候來報:
“主公,董卓的軍隊就在前方約十裡處。”
韓韜沉著下令:“再探。”大軍繼續前進。
與此同時,董卓也接到消息,西涼軍距離自己僅有數裡之遙。董卓立刻率領軍隊迎了上去。
不一會兒,兩軍相遇,雙方停下腳步,紛紛列陣防禦。董卓目光掃過對方陣營,卻沒看到韓韜的身影。
就在這時,中間的兩列士兵分開,一條通路被讓了出來。韓韜騎著赤兔馬,手持長槍,縱馬而出,來到陣前。
陽光灑在他身上的鎧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天神下凡一般。董卓這邊的士兵看到韓韜這般英姿颯爽的出場,無不吃驚,竊竊私語起來。
“他就是金城韓子韜?”
“真是少年英雄啊!”
“如此戰將隻應天上有!”。
董卓眯著眼,緊緊盯著韓韜,原本還抱有的一絲對抗的念頭,在看到韓韜的那一刻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