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陶謙和曹操應韓馥的邀請前來會盟,此刻聯軍對外宣稱有二十萬之眾。”
韓韜聽後,麵露疑惑,道:“二十萬?有些誇大了吧。”
程昱回道:“這自然是誇大其詞,不過據臣估計,十多萬軍隊還是有的。
我們目前的兵力恐怕無法有效震懾董卓和韓馥的聯軍。”
韓韜聽後,陷入了沉思,開始盤算自己的兵力。
他知道,自己現在在洛陽附近隻有十多萬軍隊可以調動,確實無法有效震懾董卓和韓馥的聯軍。想了一會兒,韓韜道:
“傳我軍令,命華雄,蔣欽,李傕,太史慈前來。同時調集五萬羌兵和五萬黃巾軍過來。”
程昱道:“遵命!”
韓馥在前往鄴城的途中,此刻心情並不輕鬆。韓馥對身旁的閔純說:
“袁紹此刻已經和我撕破臉了,等打退了董卓,他必定會向我發難。”
閔純神色嚴峻,思索片刻後回應道:“大人,我看事不宜遲,應該馬上把兩位公子送到冀縣,以此向韓子韜表明大人的歸順之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有獲得韓子韜的支持,我們才有足夠的底氣應對袁紹。”
韓馥心想如今局勢緊迫,確實到了關鍵時刻。
他微微點頭,道:“好。”
於是,趁著大軍休整之際,韓馥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叫到身邊。
他看著兒子們,目光中既有不舍,又有期望,緩緩道:
“為父要把你們送到韓子韜那裡做人質。你們可害怕?”
兩個兒子對視一眼,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道:
“如果是送到彆人那裡,可能會害怕。但韓子韜仁義無雙,賢德之名遠播,孩兒不害怕。”
韓馥欣慰地點點頭,解釋道:“此刻袁紹意圖圖謀冀州。你們此去,能夠讓韓子韜相信我們誠心歸順。
到時候,有韓子韜的支持,我們就不怕袁紹了。”
兩個兒子重重地點頭,眼神中透著堅定。
隨後,韓馥讓兩個兒子喬裝打扮,安排了可靠的人手,護送他們前往涼州。
看著兒子們離去的背影,韓馥心中五味雜陳,這是為了家族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之後,韓馥整理思緒,繼續率軍前往鄴城。
袁紹這邊,因為沒能當上盟主,一直心有不甘,滿心記恨。
辛評見狀,上前寬慰道:“主公,這次雖然您沒有當上盟主,但是韓馥也沒有當上啊。
而且冀州的大部分官員此刻都站在咱們這邊,韓馥已經處於下風了。”
袁紹聽後神色稍緩,道:“不錯,如果這次韓馥又當上了盟主,那他就可以趁機以盟主的身份下令,整合資源,將我們置於不利之地。”
辛評說:“是啊,主公,這次水淹鄴城讓韓馥的威望嚴重受損。
待打敗了董卓,主公便可直接占據冀州。以主公的聲望和實力,冀州已經是您的囊中之物了。”
袁紹聽後,輕輕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誌在必得的光芒。
董卓此刻已經探得袁紹等聯軍向鄴城而來的消息。連忙召集眾人商議對策。他急切地問道:
“該如何退敵?”
李儒神色鎮定,緩緩道:“我軍士兵多是新招募的,還沒有訓練好,不適合主動迎戰,應該以防禦為主。
我們就在鄴城周邊設防,挖掘防禦設施,憑借堅固的防線抵禦聯軍的進攻。”
董卓聽後,覺得有理,點頭道:“好。”
然而,他的心中還是隱隱有些擔憂。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心思,寬慰道:
“主公,陶謙等人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這都是虛張聲勢,最多也就十多萬人。我們隻要堅守住,時間一長,他們自然就會退去。”
董卓聽後,心裡稍稍寬慰了一些,但依然比較緊張。
他對自己軍隊的情況再清楚不過,本來對守住鄴城還有些信心,可沒想到曹操和陶謙會參戰,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喜歡稱霸漢末,從羌人叛亂開始請大家收藏:()稱霸漢末,從羌人叛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