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錦衣衛在天下的布局日漸完善,情報傳遞迅速。
沒過多久,孫策暗中勾結江東氏族,意圖自立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淮南。
袁術自從得了傳國玉璽,便整日將其揣在懷中,連睡覺都不肯鬆手,生怕被人奪去,看得閻象直搖頭。
對於孫策叛變的傳言,袁術始終半信半疑。
這日,閻象進言:“主公,近日傳言四起,說孫策在向主公借兵之前,便已私下與江東氏族往來密切,妄圖自立。”
袁術一邊聽閻象說,一邊用錦布輕輕擦拭著玉璽,嘴角帶著一絲不屑。心中冷笑:
孫策不過三千兵馬,能掀起什麼風浪?袁術就沒想過孫策能打敗劉繇。
“不過些街頭傳聞而已,”袁術擺手,“我相信伯符不會背叛我。”
閻象聞言,不禁皺眉,又勸道:“主公,所謂‘無風不起浪’,此事還需慎重。”
袁術眉頭一皺,已有些不悅:“我一言九鼎,豈可反複?伯符乃我得力戰將,若打下江東自然歸我。”
此時,楊弘上前,語帶奉承:“主公所言極是!孫將軍正在前線與劉繇交戰,此時若後方生疑,豈不寒了他的一片忠心?”
袁術點了點頭,接著擺弄著玉璽。閻象卻暗自歎息:
袁術身邊儘是一群隻知拍馬奉承之人。此時閻象腦中忽然想起文武榜之事,他真想前去長安,試試應榜,然後棄了這昏庸的袁術,投奔韓子韜。
要不是因為自己是士族子弟,家族產業龐大需依仗袁術庇佑,他早就去了,此刻隻能強行壓下這念頭。
閻象還欲再勸,卻被袁術揮手打斷:
“行了行了,這件事,莫再提了。”
閻象隻能閉嘴。
袁術之所以對孫策叛變的傳言漠然處之,除了輕視孫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近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稱帝上。
自從得到傳國玉璽,他便日夜幻想黃袍加身的場景。
那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天天回響在袁術腦中。
袁術深信這句讖語說的就是他。他字公路,袁家四世三公,豈不正合“高”之義?這天命,分明就是他的!
他日日等人進言勸進,怎奈這麼久了沒有一個人勸他,此時已經按耐不住了。
袁術低頭沉思,閻象見狀,以為他終於意識到孫策的危害。
片刻後,袁術緩緩抬頭:“諸位,你們認為天命為何歸屬?”
眾人一愣,麵麵相覷,不知何意。
袁術緩緩站起身來:“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百姓受戰亂之苦。
我袁家世代名門,民心歸附,氏族擁戴,天命所歸者,不就是我嗎?”
廳內頓時鴉雀無聲。
閻象怔怔的看著袁術,仿佛一道閃電劈在了自己心上。剛剛還在談孫策,怎麼突然就要稱帝了?
袁術見眾人沒反應,殷切道:“難道你們不想做開國功臣,不想名垂青史嗎?”
下麵依舊無人作聲,時間仿佛都凝住了。袁術臉色一沉,掃視眾人,最後目光停在楊弘身上,袁術心想
平日裡,楊弘最懂自己,而且足智多謀。便問楊弘
“德祖,這件事你怎麼看?”
楊弘此時冷汗直流,見躲不過,隻能上前,吞吞吐吐:
“主公,臣以為...稱帝之事,時機未到。”
袁術麵色驟變,眼中怒意閃過。
楊弘咬咬牙,繼續說:“當今人心尚思漢,若主公此時稱帝,恐成眾矢之的,還請主公三思。”
袁術重重一哼,強壓怒火,拂袖而去。
閻象看著袁術離去的背影,歎了口氣...
很快,孫策渡江的消息傳到了劉繇耳中。劉繇聽著屬下的稟報,神色平靜。
許劭在旁道:“主公,孫策勇猛,又攜其父之威,不可不防啊。”
劉繇不屑一笑:“我雖也聽聞孫策之名,可他手中隻有區區數千兵馬。袁術數萬大軍都奈何我不得,他又能如何?”
許劭依舊勸道:“話雖如此,但仍應嚴加防備,以防孫策暗中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