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陶謙已經跨過長江,駐紮在江東地界多日,一直在等待韓韜的消息。
陶謙本不願來江東攪局,更不想與袁術為敵。但相比袁術,他更懼怕韓韜。
韓韜實力強大,且於徐州邊境陳兵數萬,壓得陶謙喘不過氣來。再加上韓韜許諾重利,才讓陶謙不得不率軍而來。
陳登看出陶謙心中尚有疑慮,便勸道:
“主公,此次您出兵江東,韓子韜可是許諾了您莫大的好處,不僅封您為左將軍,還許您永為徐州刺史。主公您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陶謙沉默不語。陳氏是徐州大氏族,陳登既是陶謙倚重的謀士,更是其堅定的支持者。他看著陳登,半晌才歎道:
“韓子韜雖許我以重利,但是我...實在不願得罪袁術,江東局勢複雜,稍有不慎,便會深陷其中。”
陶謙語氣低沉,神情黯然。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可以帶兵前來,卻不一定真要動手。
隻要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就能保全自己,又不必得罪袁術。
若形勢不對,大可退兵,回徐州自保。韓韜縱然不悅,也不能真將他如何。
他越想越覺此法穩妥,心頭的重壓減輕了幾分,眼中浮現出一絲狡黠的目光。
陳登早已洞察了他的心思,正色道:
“主公,韓子韜和袁術,您必須擇一而從,絕無可能獨善其身。”
陶謙聽後神色微變,陷入沉默。
陳登繼續說“當今天下,最強的兩位諸侯便是韓子韜與袁術,他二人不管最後誰勝出,都會來對付您。”
這句話如驚雷炸響在陶謙心頭。他神色變得更加陰沉,意識到自己的猶豫與僥幸,在當下時局中或許可以暫時自保,但是最終隻會害了自己。
他緩緩點頭,眼神漸漸堅定下來。
陳登繼續道“相比於袁術,韓子韜素來有仁義無雙的美名,況且韓子韜一諾千金,凡是他許諾的無一不遵守。
就拿韓馥來說韓氏家族不僅得以保全,而且韓馥可永為冀州刺史,永保富貴。”
陶謙聽後,重重的點頭“我也知韓子韜的為人。”
此時陶謙的眼神變得愈發堅定,決定堅決的站在韓韜這邊。
這時,士兵來報
“啟稟主公,韓子韜將軍派人來拜見主公,現在帳外等候。”
陶謙精神一振:“快快有請!”
不多時,使者被帶入大帳。他麵容沉穩,抱拳行禮:
“見過陶刺史。”
陶謙則開門見山:“韓將軍可有消息傳達?”
使者正色道:“孫策此時已攻破劉繇軍事重地牛渚,此刻正馬不停蹄挺進曲阿。”
陶謙聞言一驚,與陳登對視一眼。他雖然聽過孫策勇猛,卻萬萬沒料到其推進速度如此迅猛。
一瞬間,他心中浮現出一股寒意。一個年紀輕輕的孫策,竟有如此戰力與手段?
若再放任下去,江東之地說不定會儘入其手。屆時,他該如何應對!
他眼神一凜,語氣帶著一絲急切:“那韓將軍想要我怎麼做?”
使者微微一笑:“孫策主力已赴曲阿,此刻牛渚兵力空虛。天王特請陶刺史乘機偷襲牛渚。”
他頓了頓,繼續道:“劉繇經營牛渚多年,如今孫策在此地繳獲無數軍械糧草,若能成功奪回,此等物資儘歸您所有。”
陶謙聽後,內心竊喜此番不僅能解決掉自己的一個潛在威脅,還能徹底與韓子韜同盟,而且還能獲得如此巨大的好處。
可謂一舉多得,豈有不做之理。
陶謙麵色平靜道“請回複韓將軍,我必斷了孫策後路。”
使者拱手道:“那在下就等著陶刺史的捷報了。”
說罷,便躬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