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些乾站半天的手下們,便開始忙碌起來,
一些人開始布菜,
其他人則把抱著書本,往臥房裡送去。
林豪滿意地點點頭,
古代史書上有記載,
一些大臣身陷囹圄,都是忍著簡陋的條件,認真去讀書學習,
等到獲釋之後,又在朝堂上攪動風雲,
我這是有樣學樣,
隻不過我的詔獄生活,過得比他們舒服而已,
算是異曲同工吧!
······
禦書房,
“陛下,臣把趙勉、俞通淵帶來了。”宋忠進入內間拱手一拜,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預案文書,淡淡地說道“傳!”
他已經想好了通過太廟偏殿,
去通過後世驗證李景隆這法子的優劣,
但在此之前,
他出於謹慎考慮,
還是想著去弄清楚林豪的方案細節,
考慮到,
直接找林豪問詢,容易被氣到,
所以他便想到了林豪的“協辦人員”,被自己貶為吏員的趙、俞二人。
身穿官府基層吏員灰色袍服的趙勉、俞通淵入內,恭敬地行禮,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著趙、俞兩人氣色比以前身居高位的時候還要好,
完全不複失意被貶大臣的樣子,
朱元璋頓覺詫異,但還是按下困惑,直入主題問事,
“起來吧!”
“今日召你們來,是想問一下林豪的海關方案之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昨日李景隆呈上了一個海關總辦圈閱過的預案,咱也允準了,”
“而今日林豪這混球卻是在早朝上直接全盤否定,而且又犯上悖逆,死命地編排了咱一通。。。”
想到林豪早朝時的猖狂言行,
朱元璋語氣驟然變冷,雙拳緊握,眼眸中透出無儘的寒意,
宋忠、趙勉、俞通淵,以及隨侍太監,紛紛低頭縮起脖子,生怕被帝王之怒波及,
朱元璋深呼一口氣,平複情緒,繼續說道,“林豪這套的方案,想必你們也是深度參與的,”
“咱想知道你們的想法。”
趙勉聞言,先扭頭與俞通淵對視一眼,
雖然我二人已被貶到了低點,
可陛下和林老弟一樣,依舊是信得過我們的才識的,
老夫必須得好好奏對方案之事,
將林老弟解救出詔獄,
也給自己謀一個複起的機會,
趙勉深吸一口氣,“陛下,臣等的確協助林大人擬定了新方案,”
“林大人製定方案的原則是從朝廷社稷長遠發展角度去考慮的,”
“我大明以重農抑商之策,發展了二十多載,已經步入穩定階段,朝廷財稅收入跟不上陛下的大展宏圖需求,所以林大人想著借助解海禁之機,大力發展商業。”
“通過‘重商政策’催動朝廷財稅收入變革,提升商稅在財稅收入中的占比...”
“最終,實現以‘重農重商’為主的發展大計...”
“。。。”
趙勉言語平緩,條陳清晰地將林豪方案中,海貿政策部分詳細地闡述了一遍,
朱元璋不住地點頭,
趙勉這樣的奏稟方式,才是正常的,
哪裡像那混球,沒講幾句,就可勁地編排咱,
他的道理再對,咱都聽不進去,
不過,咱始終覺得這套“重農重商”的東西,有些把不準,
看來一切還是得推行起來,
從後世去驗證。
俞通淵見趙勉奏對完畢,立刻開口奏稟軍務方麵的思路,
“陛下容稟,”
“林大人認為倭寇,在未來會對華夏造成巨大的危害,必須儘全力鏟除,絕對不能姑息。”
“所以,解海方案裡的水軍平倭政策,比臣以前想的還要激進,”
“在商討方案時,林大人甚至提出過,要派大明水軍踏平整個東瀛。”
朱元璋:......
這混球居然有這麼大的殺性,
區區東瀛島倭而已,
哪裡需要小題大做?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