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會意拱手道,“稟老祖宗,”
“父皇的弘治朝,充分賦予了內閣治國大權,那些文官們儘心儘責地署理朝政,”
“締造了我大明的中興,我正德朝百姓提起父皇的時代,皆稱‘弘治中興’。”
說這些話時,朱厚照眼底閃過一絲晦澀和無奈。
朱載垕也立刻跟進奉承道,“正德爺說的不錯,”
“‘弘治中興’乃我大明的一大盛世,”
“百姓安居樂業。。。”
其他後世皇帝也秉持對先輩祖宗多誇的原則,紛紛開口附和,訴說著朱佑樘的功績。
“弘治爺厲行節儉,寬仁施政,任用良臣,休養生息,減稅革新。”
“大明丁口也激增,財稅充盈。”
“史家稱頌弘治爺為‘中興令主’。”
“。。。”
朱元璋聞言,看向朱佑樘,止不住地點頭,
“‘弘治中興’啊!善哉!”
“你能有此功績,咱甚是欣慰。”
朱棣也撫著胡須誇讚道,“甚好!”
“朕,咳,咱已經打殘了元人,大明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
“你的‘弘治中興’說明咱大明社稷煥發新生機了。”
朱高熾、朱見深也跟著開口狠誇了朱佑樘一通。
麵對連片的誇讚聲,朱佑樘卻是搖著頭,苦笑一聲說道,“‘弘治中興’麼?其實這隻是不可持續的繁榮景象而已。”
眾皇帝聞言,皆是一怔,
哪有大明皇帝,這樣貶低自己的治政成果的?
這還是我老朱家的皇帝麼?!
“你不必過於自謙。”朱元璋擺擺手說道。
“太祖爺,臣孫不是自謙,而是看了林豪的新記錄,有幡然醒悟之感。”朱佑樘朝著朱元璋拱手一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孫深宮長大,即位時朝局不穩定,”
“能依仗的人不多,”
“隻有依靠那些文官們。”
“在那些文官們鼎力支持下,臣孫的確是穩固了社稷。”
朱見深長呼一口氣,
貞兒走後,朕知道社稷有問題,但也沒什麼心思去認真梳理,
眼下也就是太祖爺、太宗爺逼著,朕才稍微做一點事。
佑樘這邊,
除了太子之位,基本的待遇,
朕的確沒有給過他有力的支持,
佑樘的生母早逝,而且隻是個朕都沒印象了的宮女,他並沒有強大的母族外戚助力。
強力的妻族外戚更是沒有,根據太祖爺的祖訓,大明皇後不能從權貴中挑選,所以朕給他挑的太子妃,也隻是普通官戶出身,
而朕的廠衛,更是不會聽命於他,
佑樘能靠的就是朕給他安排的那些師傅們,
所以,他登基之後,也隻有重用文官一途,
至少他任用文官做出了一番成績,
革除了朕懈怠所遺留的問題,
這不算是壞事!
卻聽,朱佑樘繼續說道,
“可這卻產生了一個十分惡劣的後果,”
“文官們也趁勢坐大了。”
“臣孫在的時候,還是有信心控製住那些文官們。”
“可臣孫一不在,”
“皇權和文官權力之間就會失去平衡。”
“臣孫給兒子留下了一個看似穩定,實則卻是艱難異常的攤子。”
說完,
他看向朱厚照麵露愧疚之色。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