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江春生騎著自行車,迎著刺骨的寒風向縣委縣政府駛去。他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今天要去取李主任修改過的演講稿。
政府大院裡,工作人員行色匆匆。江春生徑直來到李主任辦公室門前,輕輕敲了敲門。
“請進!”李主任的聲音從裡麵傳來。
推門而入,李主任正在批閱文件,見是江春生,立刻放下鋼筆,從抽屜裡取出一個牛皮紙袋:“小江啊,來得正好。稿子我已經幫你修改好了。“
江春生雙手接過紙袋,小心翼翼地取出裡麵的稿件。令他驚訝的是,原本的手寫稿已經變成了整齊的打印稿,上麵還有不少紅筆修改的痕跡。
“李主任,這……真是太感謝了!江春生有些受寵若驚。
李主任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我看你的內容確實不錯,事跡很感人,就是表達上還需要打磨。我把結構重新調整了一下,增加了一些過渡句,刪減了一些相似的內容。”他指著稿子上的紅筆批注,“這些地方我都做了標記,你可以對照著看。”
江春生仔細翻看著稿件,發現李主任不僅修改了語言表達,還增加了一些生動的細節描寫。比如在描述他撿到林州總段鋼材提貨單和空白轉賬支票這件事,原本隻是重在敘述過程,現在加入了當時的環境描寫和心理活動,使整個故事更加立體感人,更好的表現出了他麵對巨大的誘惑而毫無所動的高尚情操,以及急他人所急優秀品質。
“李主任,真是太感謝您了!”江春生由衷地說。
李主任擺擺手:“不用客氣。老錢跟我說了,這次演講比賽很重要。而且,你的事跡也很典型。我給你幾點建議:首先,要把稿子讀熟,最好能做到脫稿演講;其次,適當配合一些表情和手勢,增加感染力;最後,聲音要洪亮、語速要適中,重點部分可以適當放慢。”
江春生用心認真地記下每一條建議,不時點頭。
“內容和表達結合好了,獲得前兩名應該問題不大。”李主任最後總結道,眼中流露出鼓勵的神色。
離開縣委縣政府,江春生沒有直接回單位,而是騎車來到縣城邊上的小河邊。冬日的河岸寂靜無人,隻有幾隻麻雀在枯黃的蘆葦叢中跳躍。他找了一塊平整的石頭坐下,開始認真研讀李主任修改過的演講稿。
陽光照在紙麵上,那些紅筆批注格外醒目。江春生逐字逐句地讀著,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恍然大悟。李主任的文筆確實老道,原本平淡的敘述經過他的潤色,變得生動有力。
“原來可以這樣表達……”江春生喃喃自語,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下一些精彩的句子和表達方式。
回到工程隊時已是中午。辦公室裡,王萬箐似乎正等著他,見江春生回來,立刻迎上來:“小江,李主任幫你把稿子改好了嗎?”
江春生把修改過的演講稿遞給她:“李主任給改了不少,還建議我脫稿演講。”
王萬箐快速瀏覽了一遍,眼睛一亮:“改得真好!對了,我家馬平安也幫你加了些內容,你看看要不要整合進去?”她從包裡拿出另一份稿件遞給了江春生。
下午,江春生將兩份稿件放在一起比對,仔細斟酌每一處修改。李主任的修改主要集中在語言表達和結構上,而馬科長則補充了一些具體事例和數據。經過三個小時的反複推敲,江春生終於整合出一份滿意的終稿。
接下來的幾天,江春生白天照常工作,晚上回家後就對著鏡子練習演講。他按照李主任的建議,嘗試加入適當的手勢和表情變化,反複調整語速和語調。
元旦假期轉瞬即逝。1986年1月6日,公路段大會議室裡座無虛席。
江春生提前半小時到達,發現前排已經坐滿了段領導。他注意到父親江永健卻不在其中——正如錢隊長所說,父親已經調任交通局副局長。
會議室裡人聲嘈雜,參加彙報演講的三位代表被安排在右側第一排就座。江春生看到了朱家河養護隊的李永珍和機務隊的孫全忠,三人互相點頭致意。
九點整,會議正式開始。陳書記走上主席台,清了清嗓子:“同誌們,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學雷鋒、樹新風"先進人物事跡彙報會。朱家河養護隊的李永珍、機務隊的孫全忠、工程隊的江春生——這三位同誌都是從基層一線湧現出來的優秀代表,他們將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我們展示什麼是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陳書記的講話結束後,首先上台的是李永珍。這位三十出頭略顯瘦弱的女養路工穿著整潔的工裝,略顯緊張地走到話筒前。她從口袋裡掏出演講稿,開始講述自己如何在地勢低窪,河水泛濫、雨季期間,作為一個女同誌,如何帶病養護公路,乾著男人都不易乾下來的活,長期照顧孤寡老人的故事。雖然她的語言樸實,但那些真實感人的細節還是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贏得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上台的是機務隊的孫全忠。這位四十多歲的老修理工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他講述了自己二十多年來如何刻苦鑽研技術,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機械難題,還組織、參與了很多革新活動,改進了磚渣粉碎機、瀝青撒布機……。雖然他的演講有些照本宣科,但那些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還是讓大家頻頻點頭。
“下麵,請工程隊江春生同誌上台演講。”辦公室胡主任的聲音響起。
江春生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領,穩步走上主席台。與前麵兩位不同,他沒有帶任何講稿,這立刻引起了台下的小聲議論。
站在話筒前,江春生環視會場。陽光從窗戶斜射進來,照亮了前排領導們專注的麵孔,也照亮了後排同事們期待的眼神。他突然感到一陣平靜,所有的緊張都消失了。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江春生的聲音清晰而有力,“今天我要講述的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一個普通養路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在分洪抗災中,在洪水中勇救男童,如何在出差中撿到撿到林州總段鋼材提貨單和印章齊全的空白轉賬支票並歸還的故事,如何悄悄幫助困難家庭不留名,如何利用時間學習路橋施工的專業知識,如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每一個故事都真實感人,配合著恰到好處的手勢和表情變化,整個演講生動而富有感染力。
當講到撿到鋼材提貨單和空白轉賬支票那段時,江春生放慢語速:“當時,與空白支票在一起的,還有單位介紹信,這意味著什麼?有什份合法憑證。拿著這些依據,可以去經銷商倉庫提走鋼材,這可是計劃物資,也可以直接把提貨單倒賣掉;至於印章齊全的空白轉賬支票,那就是現金啊!並且額度沒有封頭,可以隨便填。但我心裡隻有一個念頭,失主此刻肯定焦急萬分,我必須儘快歸還……”
江春生接著說道:“我隻是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些都是一名養路工應有的品德和擔當。”
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他的講述吸引。江春生注意到,連平時嚴肅的陳書記也在頻頻點頭。
“……雷鋒同誌說過,‘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作為一名普通的養路工,我可能做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願意像一顆鋪路石,默默地為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演講結束時,會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不僅比前兩位演講者更加持久,而且大家都向他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江春生向台下深深鞠躬,然後穩步走回座位。
三位代表演講結束後,陳書記做了總結發言。他高度讚揚了三人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成績,特彆提到江春生“不僅事跡感人,而且表達生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良好風貌”。
“這三位同誌將代表我們公路段參加縣交通局舉辦的演講比賽。”陳書記的聲音充滿期待,“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取得優異成績,為我們段爭光!”
會議結束後,同事們紛紛圍上來向江春生表示祝賀。錢隊長拍著他的肩膀,笑得合不攏嘴:“好小子,沒讓我失望!劉主任昨天給我打電話,說你是一顆好苗子。”
王萬箐也擠過來:“小江,你講得太棒了!照這個狀態,我認為能拿第一呢。”
麵對大家的讚譽,江春生保持著謙遜的微笑。他想起父親的話: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生活和工作上的表現靠的是事實和口碑。這一刻,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傍晚回到家,江春生發現父親江永健正在家看報。
“爸,今天的彙報演講……”江春生剛開口,父親就放下報紙,臉上露出罕見的笑容:“我聽說了,陳書記專門給我打了電話,說你的表現很出色。”
江永健示意兒子坐下,語重心長地說:“春生,記住,無論取得什麼成績,都要保持平常心,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我明白,爸。”江春生點點頭,“我會繼續努力的。”
夜深人靜,江春生坐在書桌前,再次翻看演講稿。窗外的月光灑在紙麵上,那些文字仿佛有了生命。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演講比賽,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經受鍛煉並成長。
喜歡沉浮錄!請大家收藏:()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