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合淝。
此刻正麵臨最嚴重的一次危機。
孫權舉江東十萬大軍又殺向此地。
蔣濟與孫輔帶著僅有的數千軍卒登上城樓,揮舞著旗幟,都做好了以死護城的準備。
卻未曾想,孫權大軍卻遲遲未到。
差探馬斥候打探得報,孫權大軍每日乃行三十餘裡,凡遇旗幟假隘,必駐軍拔除,再穩步前行。
是以,至今未抵合淝城下。
蔣濟思索道:“江東孫權,行事何以如此穩健?”
孫輔憂慮的歎了一口氣,回憶當年,卻不禁感慨:“若是伯符,早揮軍殺至此地也!”
此時孫輔雖如此說,心中苦悶卻無人得知。
此苦悶非與孫權決裂。
亦非與江東為敵。
隻是,他未曾想,有朝一日,太史慈將軍竟將孫紹帶至長沙,裂土為雄。
早知能有此為,必當隱忍。
而與兄隨太史慈共至長沙,共輔少主。
那該是多暢快淋漓之事!
即便現在,他亦有心策馬南去,邀兄共奔長沙,與太史慈將軍一起輔佐少主孫紹。
然而……
孫輔畢竟不是關羽。
麵對曹操之厚恤,既放不下階前之玉,亦舍不得頂上之珠。
更不會過五關,斬六將,哪怕與曹操翻臉,也要一心乃歸舊主之畔。
他現在是曹操麾下肱股之將,亦是曹氏宗族的外戚重臣。
稍遜宗族,猶勝五子。
可謂地位尊崇,權傾一時。
這比在江東投閒置散時,風光太多,也顯赫了太多。
曹操對他們兄弟太好,好到無微不至,好到肝膽相照,好到無從拒絕。
可以說,曹操是他們所遇之最完美的一個主公。
遠勝袁術劉繇之流,恐怕就連孫策,人格魅力也要稍遜於他。
如果,放棄了這樣的主公,轉頭投了孫紹又會怎樣?
蝸居長沙之地,受限於劉備之下。
恐怕再無建功立業之機也。
男兒在世,當知恩圖報。
曹公如此厚待,何忍棄之而去?
異日若收湘楚地,當勸丞相厚恤公子,此亦某為伯符儘瘁之微忱也。
當下最重要的,是助曹公守好合淝之地。
孫輔還在思索,蔣濟卻想到了什麼。
“孫權不敢速進,說明他忌憚我們。”
“他手握十萬大軍,有何忌憚?”
蔣濟猜測道:“昔合淝一役,他已為我軍所擒,心有餘悸,是以按兵慢進,恐再中吾輩伏計也。”
“可他有十萬大軍啊!”
“正因如此,有這般行為,顯然心有顧慮。”
“這……”
孫輔猶是不解。
“十萬大軍,曹公又不在此,有何顧慮……”
“可他就是顧慮了。”
說是顧慮,而在這種情況下,與“膽小”亦無分彆。
這話令孫輔亦心有不快。
畢竟孫權亦是孫氏子弟,就算此刻為敵,又何故如此瞧他不起?
“你是說,孫仲謀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