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龐統閉目安坐於江陵府堂的主案後,指尖搭在案上的酒盞邊緣,已半晌未發一語。
這令龐基一度懷疑:先生是不是死了。
心中大駭,遂輕遞手指,以探鼻息。
幸感空氣流動,知先生隻是喝醉,並未去世。
然而,此時龐統既未死,亦未喝醉,而是專注於思考今荊州之局。
湘水……
必是湘水……
孔明猜如此,我猜亦是如此。
然……卻不得相阻。
既犯國境,為何不阻?
以我龐統之智,若阻之,他江東焉何能入?
可他江東不入,主公又如何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以奪江東?
孔明常謂:
主公素有寬仁之名,為天下人所敬仰。
我等謀士,當儘智守節,豈可陷主公於不義?
皆知仁善之主行王道於天下,雖得民心卻奪勢更難,攻城略地多為掣肘。
然今江東竟自送討伐之借口上門,此乃天賜良機。
既合大義之名,又順時勢之需。
我等又有何理由將這興師之正道棄之不顧?
隻是要苦了主公。
要誤承失親之苦,方舉大義之師。
卻不知,當主公為雲長與元直報仇而揮師江東,卻發現雲長元直已成江東之主時,卻又會是怎樣一個畫麵?
念及此,龐統亦忍不住露出期待的笑容。
說起來,那個孩子也應該回來了吧……
……
長江之上,一少年東行而歸。
他十五六歲的年紀,卻有著遠超同齡人的堅韌氣度和敏銳目光。
他看上去不太善於言談,甚至有些內向,但那份專注之態卻令人心生敬畏。
他半蹲在船頭,眼神所掠之處,周遭景象儘收眼底,牢記心中。
行往船隻乃見,隻道是誰家少年郎隨商隊遠遊。
卻不知其眼底藏著山河萬裡,帶著不為人知的巨大使命。
“鄧公子,此地已繪,可要歇息一下?”
“不,我還不累……”
他的語速很慢,但每一個字的發音都相當的準確。
“此行江東,我……身負重任,務必謹小慎微,不能有半分差池。”
……
南中,永昌郡。
黃忠一戰立威,殺死金環三結,震懾南中叛軍一時不敢攻城。
未過幾日,劉備大軍已到。
然而,此戰首功卻未予黃忠。
乃記呂凱和王伉的身上,並加官進爵,以示恩寵。
黃忠並不嫉妒,相反,還十分支持劉備的決定。
“呂功曹與王府丞守土拒賊,苦撐危局,保永昌不失,此乃固本之功,遠超一時之勝。陛下賞罰公當,老夫心服口服!”
然而,接下來,還要繼續南下以平南中之亂。
劉備問計於法正。
法正嗬嗬一笑,給出一計:“陛下,孟獲於南中久有威德,諸蠻素服其勢。然雍闓之流,實乃反複無常之徒,不足為恃。臣以為,莫若頒一詔諭,遍告南中:有能斬孟獲之首獻於陛下者,即授南中主位,以鎮其地。”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