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妥善安頓南中諸事,當即整軍北上。
因川地險峻,劉備的行軍路線是大軍先北上成都以作補給,而後繼續北上,星夜兼程趕赴江州,最後一路向東,直奔荊州而去。
然而即便如此,蜀地路途依然崎險,行軍難成疾速。
劉備心急如焚,生怕晚了一步,再無得救雲長之機。
而在行軍過程中,他亦未敢懈怠,一邊催促進軍,一邊部署後續事宜:
首先,命快馬斥候疾馳往涼州,將此事告知諸葛亮。
同時,急令巴東、涪陵諸郡太守整備船隻、糧草,於夔門渡口待命,待大軍抵達江州後即刻順江東下,以補陸路行軍之緩。
當然,關鍵時刻不能忘了三弟張飛。
劉備擔心關羽,同時也擔心張飛。
他明白,三弟張飛形如烈火,義重如山。
若得知此事必然會不顧一切去接應雲長,以全桃園結義之情。
可三弟素來重義過甚,一旦知曉二弟危殆,恐會失了沉穩,做出輕進冒失之舉。
想想前世便因複仇心切,逼令部將趕製白甲、鞭笞屬下以致被屬下刺殺。
今生可萬不要如此啊!
遂連夜修書一封,遣心腹親衛快馬送往張飛營中,既言明救援之意,又嚴囑其務必約束心性、整肅部伍,待大軍會師江州後再同赴荊州,切不可孤軍輕動。
然而,劉備的信還是晚了一步。
因張飛正駐守三巴之地,距荊州更近。
故而,當劉備正應宴請董荼那與阿會喃時,張飛就已經接到了消息。
張飛接到信,看了一遍就驚呼一聲,呆立當場。
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二哥與他的大軍被困於漢水之畔,前有強敵環伺、後無援軍接應,箭矢穿甲、血染征袍,進退維穀、孤立無援的畫麵。
張飛疼得心都快要碎了。
“啊!!”
他大吼一聲,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立柱上,硬生生將木柱砸出一道裂痕。
眾人懵然之時,隻見他雙目赤紅如血,嘶吼命令道:“立刻整軍,俺要去救二哥!”
麾下文武皆懵然:“將軍,發生何事也?”
張飛目眥欲裂,語速極快:“孫權背襲荊州,逼俺二哥腹背受敵,已陷漢水江上矣!汝等還敢遷延?速速點齊本部人馬,隨俺星夜東進,踏平吳營,救回二哥!”
謀士張裔原為劉璋部下,被劉備稱為乾理敏捷,堪比鐘繇。
他精通巴郡風土人情,安排在此輔佐張飛,主持巴郡政務。
張飛雖行事莽撞,但與張裔共事期間,張飛對其言聽計從,甚為尊重。
故而此時此張裔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勸動張飛。
見張飛雙目赤紅、帳內殺氣翻湧,屬下皆噤若寒蟬,不敢諫言。
遂上前拱手道:“將軍不可操之過急,巴東兵馬雖銳,然荊州局勢未明,貿然出兵恐中吳軍埋伏。”
然張裔卻不知,此時在張飛眼中,縱是天崩地裂,也遠不及救回二哥來得緊要。
“什麼??”
張飛聞此言大怒,立刻揪過他的衣領:“二哥困於江上生死不知,豈容坐等,汝再敢多言,俺立劈於此!”
張裔冷汗涔涔而下,但至此時,他亦冒生死多言一句:“難道連陛下的軍令都不等麼?”
“陛下……”
張飛恍然一怔,腦海中又浮現出劉備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