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在武陽與劉煜之間埋下無法調和的猜忌——劉煜會如何想武陽手握化州重鎮?
三來,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一旦武陽接手了化州郡,就等於將其自身和靖亂軍的命運,更深地綁在了楚烈伐魏的戰車之上!
戰後“奉還”之說,不過是空頭承諾!屆時,武陽是生是死,是歸是留,豈能由劉煜說了算?
主動權,儘在楚烈之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叔此計…甚妙!”楚烈王眼中終於迸發出銳利的光芒,那冰封的寒意被野心點燃,化作熊熊火焰。
他沉吟片刻,問道:“三叔,依暗影密報,乾元陛下…時日究竟幾何?”
長信君捋了捋銀須,語氣篤定如磐石:“兩月之內,必見分曉!”
“兩月…”楚烈王低聲重複,仿佛在咀嚼著這個決定命運的時間節點。
他猛地抬頭,目光如炬,掃向殿外沉沉的夜色,聲音帶著斬釘截鐵的決斷。
“時不我待!三叔,即刻替孤擬旨回信劉煜!允其聯手伐魏之請!允其所求三郡之酬!著令化州郡守將,接旨後即刻整備防務,清點府庫,準備與武陽靖亂軍進行交接!駐軍有序撤離,關防印信,務必完整移交武陽本人!不得延誤!”
“老臣遵旨!”長信君躬身領命,動作利落,毫無老態。
內侍奉上筆墨絹帛。
長信君親自執筆,筆走龍蛇,一封措辭“懇切”、充滿“誠意”的回信迅速寫就。
信中盛讚劉蜀大王“深明大義”,楚烈願“精誠合作”,共襄伐魏盛舉。
對於劉煜所提三郡之酬,表示“欣然接受”。
並特彆強調,為表信任,化州郡將“即刻”交割,但交割對象為“柱國上將軍武陽本人”,“待功成之日,武陽將軍與三郡之地,定當完璧歸趙,交還劉蜀大王”。
言辭滴水不漏,處處暗藏玄機。
楚烈王接過信箋,快速瀏覽一遍,確認無誤,取出自己的王印,重重鈐蓋其上。
金印落紙,如同蓋下了命運的封印。
“八百裡加急!即刻送往雒城劉煜處!另,將孤的王令,以最快速度送達化州郡守府!”楚烈王沉聲下令,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內侍捧著密信和王令,躬身疾步退下,身影消失在殿門外的黑暗中。
殿內重歸寂靜,隻剩下青銅燈盞燃燒的微響。
楚烈王緩緩從王座上站起,走到巨大的雕花窗欞前。
窗外,郢都的萬家燈火在夜色中鋪展,如同散落的星辰。
他的目光越過層疊的宮殿飛簷,投向更北方那片被魏陽鐵蹄踐踏的土地,投向西方那玄秦虎視眈眈的方向,最終,似乎穿透了時空的阻隔,落在那座遙遠而神聖的乾元帝京。
“三叔,”
楚烈王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如同沉睡的雄獅在低吼。
“這天下…亂了數年了。乾元皇帝垂垂老矣,天下共主的時代…即將終結!”
他猛地轉身,目光灼灼地逼視著長信君,那眼神中燃燒著毫不掩飾的、吞天噬地的野心。
“孤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霸主的虛名!孤要這紛亂的人間,匍匐在孤的腳下!孤要這九州的版圖,儘數染上我楚烈的玄鳥圖騰!孤要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
他抬起手,食指筆直地指向蒼穹!那姿態,充滿了無與倫比的霸氣和不容置疑的決心!
長信君迎著楚烈王那如同實質般的、燃燒著野心的目光,非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像是被點燃了沉寂已久的火焰。
他原本略顯佝僂的腰背瞬間挺直,一股磅礴而淩厲的氣勢從他蒼老的身軀中勃然爆發!
那雙閱儘滄桑的眼眸,此刻精光爆射,銳利得仿佛能刺穿一切阻礙!
他對著楚烈王,緩緩地、極其鄭重地抱拳躬身,每一個動作都帶著千鈞的力量,聲音雖蒼老,卻如同洪鐘大呂,帶著一種開山裂石般的堅定與狂熱,在寂靜的大殿中轟然回蕩:
“大王放心!老臣此生,必竭儘殘軀,窮儘智謀,輔佐大王,掃清六合,席卷八荒!將您…推上那萬眾仰望的——九五至尊之位!”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