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葛布上按指印看不看得清晰,那他也不太強求。
本就沒想著這契書能具有多少法律效應,他不過是在安定人心罷了。
安的就是這些難民的心。
有時候人真的很奇怪,一方麵會覺得賣身契就如同壓在自己身上最沉重的枷鎖,另一方麵,沒有又心有疑慮擔憂。
契書一式一份,待周牛他們一家都按下手印後,張顯能直白的看到他們那原本忐忑的神情變得舒緩了起來。
微微搖頭,將那份契書平鋪一邊:“一旁歇著去吧,待會吃粥。”
“謝謝主家,謝謝主家。”周牛一家千恩萬謝的挪到了一旁去了。
他點了點頭朝夏侯蘭那邊喊了聲:“下一戶!”
立馬,又一戶難民便一同來到了近前。
“姓名。”
“小的........”
契書一簽就是三十多張,很快,這三十多戶難民今後便成了他明麵上的私產。
至少,在外人看來是的。
但如果真有人將這契書認真看一遍的話就會發現,這契書的字裡行間中,沒有一句有提賣身的字眼。
從頭到尾都是雙邊自由的雇傭製度,隨時都能廢棄。
看著那一戶戶因為簽了契書而變得寧神了許多的難民們,他不由的惆悵歎息。
在這個時代,他要應對的不僅會有上流階級的仇視,還要應對底層人民的思想枷鎖。
這注定會是條格外孤獨的道路。
‘但總得有人去做不是嘛,既然時代局限了這種思想,那就由我來開啟,人!必須得是個人!’
“來來來,領粥嘍。”
周翠跟趙母一人守著一口鍋喊道。
比起昨晚如同清湯寡水的粥,今天中午的粥就粘稠的多了。
起碼一碗打下去,碗裡的米粒已經不是一眼就能數得清了。
難民們的心徹底安定了下來,至少今天的這一碗粥水,就能夠讓他們不餓死了。
“顯哥,我回來了。”
另一邊,張顯正在給村裡的小夥們簽著契書,比起難民的簡短幾句,小夥們的契書就合規的多。
包吃住,日薪五十錢,月結,一年最少一件新衣,逢年過節還有額外補貼,工傷報銷診金(張顯治)。
豐厚待遇下,要求也是極多,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服從!
另外契書上還特彆標注,如真遇上性命危險從而不幸,今後家小皆由張顯負責。
他是一字一句的念給一眾小夥聽得。
聽完,這些人眼睛裡都能漾出水了。
以前可沒聽說過當莊護能有這麼貼心的主家,他們恨不得張顯現在就立即下令去乾架,這條命拚著不要了也得給自己顯哥爭口氣。
馬蹄聲停在了眾人身旁,馬上是上午去真定報官的石頭。
“官府受理了?”
張顯起身問道。
石頭點頭:“受理了,顯哥你的名刺現在在縣衙也受用,今天我可是長麵了。”他憨憨一笑,回想起平日裡吆五喝六的衙吏今天在他拿出名刺後變得格外溫和的場景,心裡一陣酥麻。
“那就好,你在外跑了許久先去歇著吧。”
“蘭弟,你領著幾名弟兄在村裡看護這些莊戶,雲弟,虎娃,黑子,狗子,你們陪我去一趟咱們的地盤看看!”
“諾!”
契書簽訂後,應“諾”聲變得格外的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