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盤下的機械結構被部分替換,內置了特製的白噪音緩衝裝置。
這是阿彬根據她的情況,特地為她穩定因“回溯前兆”而引發的劇烈頭痛所設計的計時器。
蘇明玥將計時器放在書桌案頭,撥動旋鈕,一陣如同潮汐般規律的沙沙聲在房間裡彌漫開來,瞬間撫平了她緊繃的神經。
她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開始了項目啟動以來第一次完整的多線程“潮汐推演”。
刹那間,龐雜的數據流在她的腦海中奔湧,三條清晰的未來路徑同步展開:
第一條路徑,時間軸拉到五年後。
因前期基建配套投入嚴重超支,雲港地方財政被項目徹底拖垮,陷入破產邊緣,引發區域性金融動蕩。
第二條路徑,宏屹集團的資金鏈。
她清晰地“看”到,其背後一隻關聯信托產品,因無法兌付而發生交叉違約,連鎖反應引爆了宏屹內部隱藏的巨大債務黑洞。
第三條路徑,輿論場。
一旦項目以“智慧城市”作為核心噱頭,無孔不入的數據采集將在項目運營的第十四個月,被媒體曝光,引發全國性的關於數據隱私與公共安全的質詢風暴。
蘇明玥猛地睜開眼,額頭上已布滿細密的冷汗。
她沒有片刻遲疑,抓起筆,在白紙上疾書。
針對這三條路徑衍生出的十二種極端情景,她一一寫下了對應的觸發條件、解決方案與備用預案。
答辯前夜,萬籟俱寂。
一封匿名郵件悄無聲息地滑入蘇明玥的加密郵箱。
發件人是魏哲。
附件是一個經過多重加密的文件包。
解開後,內容讓她瞳孔微縮——竟是宏屹集團最核心的內部財務測算表,上麵明晃晃地記錄著他們如何通過虛報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造價,以套取國家專項補貼資金的完整賬目。
這是足以一擊致命的鐵證。
然而,蘇明玥沒有絲毫喜悅,反而她立刻讓技術後台的小秦逆向追蹤這份文檔的權限日誌。
結果很快出來,最後一次的內部操作終端,位於宏屹集團風控部的夜間值守ip段。
她冷笑一聲,對電話那頭的小秦說:“一個真正想自保的人,不會主動把刀遞到敵人手裡,他隻會為自己留下一條逃生的小徑,等著彆人去發現。”
魏哲不是在幫忙,他是在求救,或者說,是在用這份“證據”作為投名狀,引誘她去攻擊宏屹,從而讓他自己有機會在混亂中脫身。
如果她現在就用了這份證據,宏屹固然會倒,但她也會立刻陷入“竊取商業機密”的泥潭,勝負難料。
“把數據封存,做好隔離。”蘇明玥下達指令,“這顆炸彈,我們不能主動引爆,要讓它變成一個‘被動觸發式’的反擊裝置。”
答辯當日,雲港國際會展中心的評審廳內,燈光漸暗,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
四大參標方的主理人依次登台,宏屹、中建、華潤,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
林景深陳述完畢,走下台時,特意經過了蘇明玥的座位。
他停下腳步,身軀微微前傾,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低語:“現在回頭還來得及,你可以跟我一起贏。”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絲居高臨下的自信,仿佛在給予最後的恩賜。
蘇明玥緩緩抬起頭,目光直視著他深邃的眼眸,那雙曾讓她一度仰望的眼睛。
她的聲音清晰如刃,斬斷了最後一絲虛假的溫情:“林景深,我已經不再需要誰帶我贏了。”
話音落下的瞬間,她站起身,走向那個萬眾矚目的講台。
聚光燈打在她身上,將她的身影勾勒得筆直而堅定。
她沒有打開複雜的ppt,而是將一份裝幀精美的標書附件,輕輕放在了展示台上。
封麵上的標題,讓全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未來十年城市保險單》。
標題之下,一行小字更是石破天驚,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萬鈞之力:
“本財務及風險應對模型,已成功預演137種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崩塌可能,綜合存活率:98.6。”
坐在評委席中央的趙硯山,猛然抬頭,眼神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震驚。
全場瞬間嘩然,竊竊私語聲如同被點燃的野火,迅速蔓延。
講台一側的倒計時牌上,屬於她的答辯時間無情地跳動著:031722。
風暴,已在棋盤的中央,正式成型。
評審席上,一片死寂。
短暫的騷動過後,是一種更深沉的、混雜著懷疑與驚駭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看似荒謬卻又充滿魔力的《保險單》上,也聚焦在那個孤身站在台上的年輕女人身上。
打破這份沉默的,往往不是最響亮的質音,而是最精準的利刃。
評委們交換著眼神,無形的壓力開始彙聚,一場針對“預言家”的審判,即將在倒計時的滴答聲中,拉開序幕。
喜歡破繭成凰前男友的追悔錄請大家收藏:()破繭成凰前男友的追悔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